去年7月成立的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將如何支持青年創新創業?
在10日下午舉行的第六屆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下稱“50人論壇”)——“上海青年科創嘉年華”上,上海國投公司黨委副書記、總裁戴敏敏在主旨分享時說, 上海匯聚了全國乃至全世界范圍內最優秀的青年科學家、創業家、投資家。而上海國投公司是上海市三大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平臺之一,主責主業是“基金投資 創新孵化”,聚焦上海三大先導產業和未來產業,發揮“投早投小”、產業投資、并購整合、補鏈強鏈功能。
截至目前,該公司資產總額超1500億元,旗下基金管理機構在管基金認繳總規模達2800億元,累計投資企業超2800家,其中上市公司100余家,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占比超90%。
戴敏敏說,上海國投公司已初步搭建以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未來產業基金、國資母基金、創業引導基金“六大母基金”為主干,種子基金、天使基金、重點產業賽道基金、CVC基金、并購基金、S基金等為分支的“上海國投系”基金矩陣。
其中,主力基金存續期達12-15年,匹配硬科技研發長周期特性;子基金專注早期初創,專注細分賽道;未來產業基金專注前沿、交叉、顛覆式創新,并探索與政府部門、科研院所的概念驗證機制銜接;CVC和并購基金重點聯合產業龍頭、上市公司和金融投資機構,加快助推產業轉型升級。
具體到三大先導產業布局上,在集成電路領域,關注工藝制造、芯片設計、核心配套升級,推動重點項目落地,保障產業鏈自主可控;在生物醫藥領域,關注創新藥、創新器械和上游供應鏈、跨學科交叉等方向,設立并購基金,整合產業資源為龍頭企業添動能;在人工智能領域,關注AI芯片、通用及垂類模型、高質量語料數據、具身智能、端側AI、自動駕駛、AI4S等方向。同時,前瞻布局可控核聚變、腦機接口、具身智能、空天計算等未來產業,縮短從技術到資本的對接時間和路徑。
在護航青年人才方面,他們正深化創新策源的協同網絡,捕捉“科創信號源”,并完善人才驅動的轉化機制,打造“科創核爆點”。
“我們攜手重點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高質量孵化器、龍頭企業等合作伙伴,兼顧基礎研究的深度、應用研究的廣度,助力打通從實驗室 ‘最初一公里’到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最后一公里’。”戴敏敏說。同時,學習借鑒“DARPA”“Flagship”“Angel List”等國際先進模式,依托未來產業基金平臺,探索為科學家、創業者、投資人打造“開放式創新社區”,通過生態圈的構建加快顛覆式技術創新領域的產業化進程。
此外,還設立科創賦能專業平臺,通過“投資 金融增值、技術 成果轉化、產業 生態鏈接、人才 吸引保障以及綜合賦能”五位一體的增值服務體系,破解青年人才在創業過程中的痛點、堵點、難點。并設立科產研究院,匯聚國內外專家學者組建顧問團隊,賦能產學研轉化。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