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徐艷
作為急診重癥的一名護士,日照市人民醫院急癥監護室的匡倩熟練掌握各類危重癥監護技術,在鼻腸管盲插、血液凈化治療、呼吸機應用、血流動力學監測、DPMAS、重癥護理超聲、早期康復等領域具備突出能力。

堅守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線”
急診重癥監護室,是生與死交鋒的戰場,亦是護理技術與人文關懷交織的考場。作為EICU責任組長,匡倩始終以“分秒必爭”的態度應對每一次搶救。她帶領團隊默契配合,高效完成急危重癥患者監護、高級生命支持技術等高強度工作,參與多項護理流程優化項目,將規范與溫度融入每一個操作細節。面對復雜病情,她總能在瞬息萬變中抓住關鍵征兆;遇到突發狀況,她以沉著判斷為團隊注入信心。
精研創新的“護理先鋒”
“護理不止于執行,更要追求精進與突破。”匡倩始終將學習作為職業成長的階梯。她利用碎片時間研讀最新文獻,參與省級重癥專科護士培訓并以優異成績結業。在專業技能競賽中,她屢獲佳績,以賽促學錘煉本領;在案例分享中,她立足臨床提煉經驗,用創新思維為急診重癥護理注入活力。她說:“每一次學習都是為了給患者多添一份生的希望。”她深諳“數據是質量改進的眼睛”,作為專科指標管理員,負責科室的八項專科指標數據收集工作,通過使用質量管理工具,根因追溯,分析整改,協助推動科室護理質量持續改進,以指標為“導航儀”,讓護理質量的提升看得見、抓得準、落得實。
患者信賴的“貼心人”
一位因突發心梗入院的老人,在陌生的監護環境中充滿恐懼,拒絕配合治療。她每次為老人做治療護理操作時,都會輕聲細語地講解步驟,耐心解答疑問。為了緩解老人的緊張情緒,她還會在工作之余陪老人聊天,聽他講述年輕時的故事,用平板播放老人喜歡的戲曲。漸漸地,老人放下了心里的戒備,積極的配合治療,老人好轉后轉入普通病房,當見到家里人時,握著她的手,感動地說:“我恢復的這么好,多虧了她,特別細心的孩子。” 在她看來,護理工作不僅是完成各項操作,更重要的是走進患者的內心,給予他們溫暖與力量。從打針發藥的執行者,變成生命故事的守護者,從醫囑的搬運工,變成希望的引路人,治愈患者的同時,治愈我們自身。從細微處體察患者需求,用耐心溝通化解焦慮,用暖心舉動傳遞力量,讓冰冷的儀器設備間流淌著醫者溫度。
“榮譽是認可,更是鞭策。”面對贊譽,匡倩依然保持著那份質樸的初心。她用八年如一日的堅守證明:護理工作的價值,不僅在于技術的高超,更在于對生命的敬畏與熱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