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報網訊(記者姜靜通訊員王偉)長江,我國第一大河流,作為中華文明的搖籃,承載著無數動人的故事和文化瑰寶。5月19日,南京博物院“長江文明萬里流韻——長江流域精品文物繪畫展”首次走進高校,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將軍路校區硯湖美術館開展。
走進硯湖美術館,一幅幅作品映入眼簾,作品用傳統中國書畫、油畫等形式展現。這也是全國業內首次嘗試以繪畫形式再造“文物”,讓文物活起來。據介紹,作為全國首所引入該展覽的高校,南航此次與南京博物院合作,以“長江文明”為主題,以“長江文物”為線索,通過嵇亞林、白鶴、張明惠、唐明麗、盧山、田騉6位創作者的70余件作品,鏈接歷史與時代、文博與繪畫、守正與創新。其中,嵇亞林和白鶴攜手創作的百米國畫長卷——《長江文明萬里流韻》,以長江流域19個省、區、市60多個遺址出土的160多件代表性文物為題材,再現長江文明的輝煌歷程,磅礴巨作,尤為代表。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副書記陶勇說,南航對傳承長江文化、弘揚中華文明,有著與生俱來的使命與擔當。“長江文明萬里流韻——長江流域精品文物繪畫展”對南航師生而言,是一場不用邁出校園就能夠深度感受文物瑰寶獨特藝術魅力的寶貴機會;對學校來說,是培育師生文化自信、厚植愛國情懷,上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大思政課”最生動的實踐場域。
“長江文明為中華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與長江有關的這些文物往往只在本地的博物館里。這次把長江沿線博物館所收藏的重要文物,都繪制在一個畫卷上,這樣的形式也是第一次。”南京博物院院長王奇志介紹,此次“長江流域精品文物繪畫展”走進南航,一方面可以讓南航的學生了解長江文化,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在藝術領域得到熏陶,收獲美的體驗。
“很震撼,也很受啟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數字媒體設計專業研究生許家豪說,他從這次展覽中,看到了古代傳統文化在現代煥發出生機,這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非常值得學習。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