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天眼問政”欄目收到多名貴陽車主反映,在貴陽市浣紗路一段約200米的路面上,竟密集分布著13個沉降的窨井蓋,車輛經過時劇烈顛簸,希望相關部門能夠進行處理,保障車輛通行舒適度與安全性。
5月22日下午,記者駕車來到浣紗路,從頭橋往解放路方向行駛,快進入浣紗路下拉槽時,看到路面上出現了沉降的窨井蓋。

貴陽浣紗路下拉槽附近路段多個窨井蓋沉降,車輛通行顛簸
記者注意到,這一路段沉降的窨井蓋多位于右側車道左方,由于下拉槽內道路較窄,車輛經過時,駕駛員根本不敢轉動方向盤進行避讓,行駛在該下拉槽右側車道的車輛,左邊車輪不斷碾過沉降了的窨井蓋,一直“抖~抖~抖~抖~抖~”。
在這段約200米的道路,記者計數發現,竟然有13個沉降的窨井蓋,且都在車輛左邊車輪這一側。其中,部分窨井蓋周邊瀝青已碎裂,凹陷達數厘米。
“根本不敢亂動方向盤,怕引發碰撞。”車主孫先生表示,在不熟悉路況時,他車速較快,當車輛輪胎陷入沉降的窨井蓋時,車輛直接“彈飛起來”,整個車身左右搖晃、上下顛簸。“如果是新手司機,開快了怕會出事的。”
提及這段路面,車主張先生表示,以前只遇到一兩個沉降的窨井蓋,車輛少時還能避開,沒想到,這條路面接連出現10多個沉降的窨井蓋。“一路開一路彈,一路搖晃過去,老火得很。”
“如果急剎怕引發追尾事故,如果正常開過去,又抖又怕爆胎,簡直是左右為難。”提到這段道路的駕車體驗感時,記者采訪了部分駕駛員,大家都表示“太難了”。
針對此事,記者分別向南明區及云巖區市政部門進行了反映,兩家單位工作人員均表示,路面上的窨井蓋屬于多家不同單位,比如有燃氣公司和通信公司,他們將先安排工作人員前往現場查看,如果屬于市政井蓋,會盡快修復,如果涉及其他單位的窨井蓋,他們會上報,到時候將由窨井蓋屬權單位維修。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田儒森 周旺澤
編輯 鄭康寧
二審 劉娟
三審 周文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