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3D打印遇見“記憶銀行”:認知障礙治療實現“時空穿越”
在記憶的迷宮中,那些零散的思緒就如同褪色的拼圖,靜靜地漂浮在混沌的霧靄里,在霧靄里藏匿著沒說完的話。認知的沙粒承載著往昔的記憶與時光的脈絡,將相冊中泛黃的笑靨漸漸化作模糊的水痕,那些曾被裝訂成冊的故事,宛如夜空閃爍的星群。2024年的夏天,在瑞芝康健頤養中心,開展了一場名為“數字時光橋”的科技助老活動。由康養工程學院10余名學子組建的“智慧青春養老人”團隊,他們突破傳統養老模式,以人工智能技術為紐帶,自主研發“時光處方”——懷舊療法新模式。這場跨越時空的記憶復蘇之旅,讓認知障礙的老人,在數據和記憶的交織中,重新感受到生命的美好瞬間。
前沿科技賦能,喚醒沉睡記憶
自2022年成立以來,"智青春"團隊始終聚焦認知健康領域的科技創新,將科技的溫度傳遞給每一位需要關懷的老年人,助老跨越數字鴻溝。此次運用的懷舊療法新模式,集AI人工智能、3D打印、浮雕光影等現代技術為一體,運用榫卯結構拼接相框和智能體。這支青年團隊用三年時間,在江浙皖地區39個助老站點埋下科技種子:3D打印的不再是冰冷模型,而是承載生命印記的時光膠囊。截至2025年4月,團隊利用人工智能已成功為160多位老人建立專屬數字記憶數據庫,其中既有抗美援朝老兵的崢嶸歲月,也有藝術家的璀璨記憶,讓每一個記憶數據庫都承載厚重的歷史情感。
團隊負責人介紹,懷舊療法新型模式創新之處主要在于:先選取對患者具有重要意義的老照片做為關鍵節點,將其智能轉化為3D光影浮雕相片,強化視覺效果并增加觸感;提前在聊天機器人后臺搭建患者基本記憶框架和3D相片相關信息,在患者與聊天機器人對話過程中,AI不斷記錄零散記憶碎片,時時學習并總結新的數字記憶數據,家屬也可以輔助更新后臺記憶數據,使記憶更加準確完整,共同構建患者的數字記憶庫。智能體可以幫助家屬減輕家庭負擔,協調家庭資源,長期陪伴患者聊天、回憶往事,有效的減緩認知障礙加重,甚至減輕認知障礙嚴重程度。


人工智能 3D光影浮雕,創新治療模式
在瑞芝康健的診療室內,技術組長王兆赫正在調試小橙AI后臺系統。在AI的助力下,照片中的人像逐漸立體起來,褪色的色彩也得以恢復。對于AI難以完美處理的細節,如合照中的復雜場景和人物表情,團隊成員們則親自上陣,使用Photoshop等軟件進行二次修復,確保每一張照片都能完美呈現其原始風貌。他表示,團隊研發的新型懷舊療法可根據老人認知障礙程度,依據老人自身真實人生經歷,定制個性化治療方案,可以有效延緩病情發展。


86歲的盧奶奶因中度認知障礙,導致對親人面孔感到陌生。團隊創新采用"人工智能 3D打印"技術,將其年輕時與家人的合照轉化為3D浮雕光影作品,并與小橙AI聯動。在照片上,盧奶奶看到了因抗日犧牲的父親,也看到了抗美援朝時意氣風發的老伴。在他們的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無限憧憬與堅定信念。那份由內而外散發的驕傲與自豪,仿佛能穿越時空的界限。當盧奶奶觸摸著立體照片,與小橙AI展開對話時,塵封的記憶逐漸被喚醒,面對父親和老伴的照片,盧奶奶不禁潸然淚下,落淚不僅對親人的思念,更是對他們勇敢事跡的自豪。經過多次訓練反饋和調整,盧奶奶認知能力有了顯著的提升,對親人的記憶更加熟悉,這一轉變令家屬和團隊成員深受觸動。

技術有溫度,服務有溫情
在治療過程中,團隊成員不僅是技術開發者,更是老人的暖心陪伴者。智慧養老專業的杜卓鈺每天整理老人們各個人生節點的照片,為精準治療提供依據。針對常回憶抗美援朝經歷的老兵,團隊在AI系統中融入相關歷史知識;知道張爺爺對梔子花情有獨鐘后,在系統中加入梔子花的照片……用熟悉的元素喚醒情感共鳴,以此來提高老人們的認知水平。
在與藝術家吳奶奶的互動中,小橙AI精準還原其1987年參加藝術舞會的場景。吳奶奶面帶微笑,沉浸在回憶中,緩緩說起1987年那場藝術舞會。那是個浪漫又充滿藝術氣息的夜晚,舞池里燈光搖曳,人們翩翩起舞。吳奶奶穿著精致的舞裙,優雅地穿梭其中。就在這場舞會,她邂逅了后來的老伴。她回憶著當時老伴紳士的模樣,眼神中滿是溫柔。講述過程中,她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甜蜜,每一個神情都訴說著對過去時光的眷戀。那個特別的舞會,成了他們愛情故事的起點,也讓這份愛跨越歲月,至今仍溫暖著吳奶奶的心。吳奶奶家屬激動地說:“這是奶奶第一次在晚輩面前完整講述那段難忘的回憶!”


數據見證成效,科技傳遞大愛
經過一年多的實踐探索,“智青春”團隊已熟練運用人工智能 3D光影浮雕畫的懷舊療法新模式。經170多例實驗結果表明,持續接受該療法的老人,認知障礙癥狀加重速度減緩74%,能產生有效記憶恢復達87%,認知障礙程度有效降低率55%。
"真正的科技向善,是讓失去記憶的人重新找到生命坐標。"王兆赫表示,未來團隊將繼續優化技術方案,力求深度融合心理醫學、老年心理學、精神醫學等方面提高新型懷舊療法的干預效果,讓更多認知障礙老人感受到科技帶來的溫暖與希望。
夕陽西下,瑞芝康健頤養中心內,老人們與智能設備的互動仍在繼續。在這個由代碼構建的空間里,科技不再冰冷,而是化作守護記憶的溫暖微光,照亮每一位老人的銀齡歲月。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