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5月26日電 (記者 陳靜)上海科學智能研究院聯合復旦大學、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的自然科研智訊(Nature Research Intelligence)26日向全球發(fā)布《科學智能白皮書2025》(簡稱:白皮書)。據此,中國在AI應用型創(chuàng)新領域實現跨越式增長,中美仍是全球最重要AI科研伙伴。

據悉,科學智能(AI for Science, AI4S)是面向科學研究的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和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研究的總和,體現了人工智能創(chuàng)新與科學研究雙向促進與深度融合。AI驅動的科學研究正在加快科學發(fā)現,同時,科學基礎理論和層出不窮的科學突破也推動AI底層技術和架構的不斷創(chuàng)新。
報告將AI相關領域劃分為AI核心(算法、機器學習等)與科學智能六大方向(數學、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環(huán)境科學、工程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報告指出,在以上所有領域,科學智能正深刻重塑傳統(tǒng)科學研究范式。報告全面探討了科學智能在7大科研領域、28個前沿方向、近90個科學智能關鍵問題及突破路徑。
據悉,2015至2024年間,全球人工智能和科學智能領域的學術出版物總量快速增長,科學智能異軍突起,有力推動了人工智能研究的開展。在過去十年間,全球人工智能期刊論文數量激增近三倍:從30.89萬篇增至95.45萬篇,年均增長率為14%;人工智能核心領域占比下降;而科學智能占比提升。
國別研究顯示,2015年至2024年間,全球人工智能出版物排名前五的國家/地區(qū)發(fā)生變化:中國增長勢頭尤為顯著,AI出版物總量從2015年的6.01萬篇上升至2024年的30.04萬篇,占全球總量29%;印度也展現出明顯的追趕態(tài)勢,2015年其AI出版物總量為1.82萬篇,2024年提升至8.51萬篇。
從科研影響力看,美國優(yōu)勢仍存。基于自然指數追蹤的高質量前沿研究期刊發(fā)表的 AI相關論文引用量統(tǒng)計顯示,美國保持領先地位,2020年達到30.22萬次。中國引用量從2015年的1.03萬次躍升至2020年的14.48萬次,至2024年,中國的 AI相關論文引用量占全球總量的40.2%。(完)【編輯:曹子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