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東莞·揭陽產業協同創新中心迎來8大優質項目簽約入駐。此次簽約,為東莞?揭陽產業協同創新中心注入了新的發展動能,更為莞揭兩地產業協同發展搭建了新的橋梁。這些涵蓋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的項目,將依托創新中心"研發創新在東莞,落地轉化在揭陽"的獨特模式,加速科技成果向新質生產力轉化。通過資源匯聚、模式創新和案例實踐,莞揭兩地正攜手打造區域協同發展的示范樣板。
資源匯聚打造高效協同平臺
東莞·揭陽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坐落于東莞市松山湖中科云計算研究院,作為莞揭對口幫扶的科創類“反向飛地”,該中心通過集聚中國科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50多家科研機構的人才、科創、金融資源,為揭陽相關企業提供了強有力的科研支持與服務。這一模式打破了傳統幫扶思維與地域限制,構建起“研發創新在東莞,落地轉化在揭陽”的高效跨區域協同創新路徑。

5月15日,東莞·揭陽產業協同創新中心首批企業入駐簽約儀式在東莞圓滿舉行
中心不僅促進了產學研深度融合,還搭建了全方位對接服務平臺,積極對接國內外優質企業和項目,吸引更多優質項目落戶揭陽。在揭牌儀式上,莞揭對口幫扶協作指揮部與18家首批入駐企業簽約,隨后在5月份又有8家企業簽約入駐,進一步推動了企業間的合作與資源整合。
模式創新確保飛地高效運營
在運營模式上,東莞·揭陽產業協同創新中心進行了多項創新:
一是莞揭指揮部成立專項工作組,共同推進科創飛地建設。市級層面建設創新中心,做強市級飛地品牌和口碑,同時與市鎮兩級政府、科研機構等聯動,實現資源高效配置和優勢互補。
二是中心合理劃分為六大功能區域,包括項目推介、產業孵化、人才交流等,做到“一館多用”。同時支持與國際歐亞科學院大灣區科技創新基地等共建聯合實驗室,形成“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業落地—市場開拓—品牌傳播”的完整閉環。
三是建立“反向飛地”利益共享機制,引入高端科研機構和科技服務機構共同運營,對入駐企業和運營公司進行任務考核,增強考核“指揮棒”效用。同時,加大科技創新支持力度,協助企業申報知識產權、成果評價、項目申報等全鏈條服務,推動東莞科技成果在揭陽產業化落地。
案例說話彰顯協同創新實力
自創新中心成立以來,眾多初創企業在中心助力下受益顯著:如東莞市斐石智聯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該平臺解決了新能源產業落地限制,實現了在東莞的研發與在揭陽的市場拓展;廣東新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也通過該平臺拓展了發展空間,激發了科技創新潛力。

省情調研中心到莞揭“反向飛地”開展調研
同時,創新中心還推動了揭陽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轉型升級。微風發電、無繩電梯等項目將在揭陽實現產業化運營。在生物醫藥領域,東莞暨南大學研究院與創新中心緊密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多個項目將通過創新中心打通科技孵化成果向新質生產力轉化的“最后一公里”。
此外,創新中心還計劃在莞揭科智園建設“潮汕餐飲文化博物館”,推動“莞揭優選電商平臺”等消費類產業發展,逐步形成“買揭陽、賣揭陽”“買世界、賣世界”的全新直播生態鏈條,助推鄉村振興。
未來展望持續優化合作機制
未來,莞揭科創類“反向飛地”東莞·揭陽產業協同創新中心將持續優化政策協同,形成統一政策體系,強化成果轉化服務,提高轉化效率。同時,深化產學研合作內涵,拓寬合作領域,探索建立產學研聯合創新基金,鼓勵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聯合開展前瞻性科研項目。
此外,創新中心還將積極與國內外其他地區的創新平臺開展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鑒先進經驗,提升創新中心的運營管理水平和創新能力。通過舉辦高水平的國際科技交流會議、產業創新論壇等活動,吸引更多國內外優質企業、科研機構和人才關注莞揭產業協同創新項目。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