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世界的浩瀚星河中,“兒科醫生小馬哥” 如同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用專業知識驅散家長們的育兒焦慮,以暖心關懷為患兒家庭點亮希望。而這位“小馬哥”就是濰坊市婦幼保健院兒內五科副主任、兒童腎臟風濕免疫專業學科帶頭人馬常建,他憑借圖文科普、視頻創作、公益直播、患者群守護等多樣化網絡實踐,生動詮釋了新時代醫生的責任與溫度。

在碎片化閱讀盛行的當下,馬常建深諳網絡傳播規律,化身 “育兒知識速遞員”。每周,他雷打不動地在網絡平臺更新圖文科普文章,從《秋冬兒童呼吸道疾病預防指南》的換季貼心提醒,到手足口病防治長圖的細節拆解,用簡潔易懂的語言、直觀生動的配圖,將專業知識轉化為家長們手機里的 “育兒寶典”。這些優質內容憑借極強的實用性,在網絡上廣泛傳播,成為無數家庭科學育兒的 “隨身指南”??破找曨l是“兒科醫生小馬哥”另一個重要科普陣地。為了讓枯燥的醫學知識變得生動有趣,他不斷創新形式,用卡通形象展示孩子不同年齡段的成長變化,以家庭場景演繹正確辨別藥品劑量、存放藥品,這些視頻不僅收獲了極高的播放量,還經常被教育機構、社區作為科普素材使用。

公益直播課是“兒科醫生小馬哥”與家長們深度交流的平臺。一次直播中,一位家長焦急地詢問孩子反復腹痛的原因。小馬哥詳細詢問孩子的飲食、排便情況后,初步判斷可能是腸胃功能紊亂,耐心指導家長通過調整飲食結構、腹部按摩等方式緩解癥狀。類似這樣的互動,在每場直播中都會上演。他還會邀請不同科室的專家連麥,針對兒童罕見病、疑難病癥進行專題講解,拓寬科普的廣度和深度。漸漸地,他的直播間成為家長們心中的“線上兒科課堂”,累計觀看人數超萬人次。
患者群的維護更是體現了“兒科醫生小馬哥”的醫者仁心。他建立了腎病、風濕免疫、內分泌、生長發育遲緩等多個患者交流群,不僅定期分享疾病家庭護理知識,關注每個孩子的病情進展。曾有一個腎病患兒的家長在群里哭訴孩子頻繁發作,家庭經濟壓力巨大。小馬哥得知后,一方面在群里組織專家為孩子會診,調整治療方案;另一方面,聯系公益組織為家庭申請救助。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孩子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家長感動地說:“小馬哥就像我們的家人,在最困難的時候給了我們希望?!?/p>

“兒科醫生小馬哥”的付出得到了網友的廣泛認可。他的網絡科普賬號粉絲量突破7.3萬,獲贊量50余萬,其中單篇原創科普文章《抗流感“神藥”》閱讀量16萬,正能量小視頻《勞動人民力量大》播放量900萬。他用網絡傳遞知識,用行動詮釋大愛,不僅讓更多家庭受益,也為醫療工作者開展網絡科普樹立了標桿,更展現了新時代“好網民”的責任與情懷。未來,他將繼續在網絡科普的道路上前行,為守護兒童健康貢獻更多力量,讓溫暖與希望在網絡空間持續傳遞。
更多報道,請點擊以下專題:

責任編輯:韓黟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