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當天,第三屆上海國際碳中和技術、產品與成果博覽會(“碳中和博覽會”)在上海舉辦。第一財經記者在展會上了解到,歐萊雅將于今年啟動可持續創新加速器項目,預計五年內在全球范圍投資1億歐元,用于發掘、培育并規模化應對關鍵挑戰的突破性技術。
綠色發展的理念正在深入健康消費領域。從可再生材料的包裝應用、替換裝使用,到3D建模打印、質量測試,如今化妝品制造的全產業鏈都在朝著綠色轉型的方向發展。
歐萊雅北亞及中國公共事務總裁蘭珍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這一投資計劃是面向全球的,也包括中國。“歐萊雅將投入1億歐元來鼓勵創新,尤其是在環境保護、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等領域有創新理念的中小企業。”她說,“中國的中小型初創企業的能力也已經獲得了全球的認可。”
上個月,歐萊雅集團宣布與中國創新生物技術公司未名拾光(Veminsyn)達成戰略合作,將對其進行少數股權投資。雙方將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同研發創新生物活性成分,并推動其規模化生產,以及采用低碳生物制造技術開發化妝品原料。未名拾光也是2023年“歐萊雅BIG BANG美妝科技共創計劃” (BIG BANG)的優勝企業。
蘭珍珍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歐萊雅在醫美領域也已經與中國生物科技公司緊密合作,并與中國合作伙伴推出了首款歐萊雅膠原蛋白針。“我們在這個新賽道看到了很多的可能性。”
在碳博會展臺上,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歐萊雅展示了一款可再生透明質酸,通過生物技術生產,只需幾克乳酸菌便可生產數噸透明質酸。這種合成生物學的技術路徑打破了傳統透明質酸的提取瓶頸,使用“微生物工廠”的方式來生產制造原料,極大地降低了成本。
“中國市場在為跨國企業創造巨大商業價值的同時,中國企業也在為跨國公司提供可持續的創新解決方案。”一位歐萊雅供應鏈企業高管在碳博會上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此前,已有多家跨國公司公開了在中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根據《默克中國可持續發展白皮書》,默克正在積極推動在中國的可持續發展。默克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默克中國總裁何慕麒(Marc Horn)表示:“創新將會是可持續發展成功的關鍵。比如,生物融合概念,也就是化學、生物學、工程學和數字技術的交叉領域,具有巨大的潛力;此外,數據科學、人工智能、自動化、機器人技術的整合,以及新材料的開發,都將為變革性的人類進步鋪平道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