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地方政府債務額度逐步向經濟大省傾斜,以更好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梁。
近期浙江省人大常委會批準了當地《2025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務省級預算調整方案》(下稱《方案》)。根據浙江省財政廳近日公開的《方案》,2025 年,財政部下達浙江省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 3788 億元(含寧波 559 億元)。
這是浙江省首次公開當地今年獲得的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比2024年增加了691億元,增長約22.3%,高出全國地方新增債務限額平均增長(12.6%)近10個百分點。今年浙江獲得更多的發債額度,意味著當地將有更多的資金投向重大項目建設,從而為當地穩增長、調結構提供更多支撐。
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細分為新增一般債務限額和新增專項債務限額。前者用于沒有收益的公益性項目,靠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還本付息,而后者則用于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項目,并以該項目對應的政府性基金或專項收入還本付息。目前新增地方債務限額主要以專項債為主。
根據《方案》浙江今年獲得的3788億元(含寧波559億元)新增地方債務限額中,一般債務限額325億元(含寧波市16億元),專項債務限額3463億元(含寧波市543億元)。
此前財政部公開表示,近年來加大對經濟大省的專項債支持力度,額度分配向項目準備充分、投資效率高的地區傾斜,支持經濟大省項目建設。
根據官方公開數據,2025年浙江獲得的新增地方債務限額占全國新增地方債務總額(5.2萬億元)比重約7.3%,高于2024年浙江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約6.7%),低于2024年浙江財政收入占全國地方財政收入比重(8.4%)。
按照相關規定,地方今年新增舉債額度不能超過上述限額,近些年地方一般都按照限額頂格舉債,浙江今年也不例外。
事實上,為了讓地方盡早發債,充分發揮債券資金穩投資穩增長效應,早在去年底財政部就提前下達了部分2025年新增債務限額,當時浙江拿到了2130億元額度,并已經列入了年初的預算,并在2月份發行了部分新增債券。
浙江省財政廳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浙江省已發行新增專項債券約686億元,支持849個公益性項目建設。
而此次浙江收到財政部下達的全年新增債務額度后,意味著扣除上述第一批提前批額度后,浙江獲得的第二批新增債務額度為1658億元,其中省級為1384億元,寧波市為274億元。
寧波是計劃單列市,按照相關法規寧波的新增債務限額由財政部直接下達。因此此次浙江省級預算調整方案中,主要是針對第二批省級獲得的1384億元新增債務限額。
按照預算法,增加舉債數額等情形應當進行預算調整。因此《方案》將省級獲得的1384億元納入相應賬目收入,并相應增加1384億元支出,從而實現收支平衡。
浙江省此次拿到的第二批1384億元新增地方債務限額,除了少量留給省本級使用外,主要還是轉貸給下屬市縣。比如此次額度中擬安排市縣級 1101.69 億元。擬預留市縣級專項債務額度82.15億元,用于償還存量債務。
浙江省財政廳稱,上述分配給市縣新增債務額度,將根據各地債務風險、財力狀況、項目資金需求等情況,通過“項目 風險 財力”三大因素,合理測算各市縣額度。并落實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強城、興村、融合”、科技創新等重大戰略和重大項目支出需要,對科技創新能力強的設區市傾斜支持。
數據來自浙江省財政廳
隨著第二批新增債務額度下達,浙江也加快發債進度。
根據浙江省財政廳披露的6月份政府債券發行安排,6月中旬浙江計劃發行約958億元新增債券。
浙江專項債發行提速,也跟浙江被納入今年試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自審自發”十大省份之一有關。這意味著浙江滾動組織篩選形成本地區項目清單,報經省級政府審核批準后不再報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審核,可立即組織發行專項債券。
上述《方案》稱,浙江扎實開展專項債券項目“自審自發”試點,按照“項目好不好、項目上不上、財力有沒有”的總體思路,出臺《浙江省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自審自發”試點工作指引(試行)》,創新構建專項債券“二上二下”雙向匹配機制。合理安排用于項目建設的新增專項債券額度,優先支持續發債、“千項萬億”工程、跨流域線性工程等重點項目建設,積極擴大有效投資。
目前浙江省地方債務風險總體安全可控。浙江財政廳數據顯示,2024年底浙江地方政府債務余額約為27281億元,控制在限額(約29462億元)之內。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