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抱華為大腿,連賽力斯營收都下滑了。
賽力斯交出了一份出人意料的半年報,M9/M8在豪華市場一路贏贏贏,結果上半年營收不增反降。但是其他核心指標卻大大提高,毛利率都把奔馳遠遠甩在身后了。
上半年業績公布的第一個交易日,賽力斯股價一度大漲超5%,市值超2360億元,成為中國市值TOP3車企,僅次于小米和比亞迪。
引發資本市場看好的,或許不僅是賽力斯的上半年業績。
幾乎在最新財報公布的同一時間,全新問界M7首次公開亮相,整車除了名字基本換了個遍,華為LOGO也印在了更顯著的位置。
這是下半年問界最關鍵的產品,代表著重獲增長的希望。
賽力斯增利不增收
首先來看最核心的交付數據,2025年上半年賽力斯共交付19.83萬輛車,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7.21萬輛,滲透率超86%,問界品牌累計交付14.7萬輛,占到公司總銷量的74.13%,其他三大品牌合計交付不過5萬輛。
從產品價格和銷量來看,問界品牌顯然貢獻了賽力斯絕大部分的營收,銷量同比去年的18.1萬輛下滑19%。賽力斯的總營收因此受到影響,從去年同期的650.44億下滑至624.02億元,同比下滑4%。
營收略微下滑,同期利潤卻大增。
財報顯示,賽力斯2025年上半年的歸母凈利潤為29.41億元,同比劇增81.03%,是理想汽車同期的1.68倍。
不增收卻增利主要是由于問界銷量組成發生了變化。
去年1-6月,售價24.98-32.98萬元的M7是問界品牌的銷量大頭,累計銷量突破10萬輛。而據財報數據,今年同期,M9和M8分別交付6.7萬輛和3.5萬輛,將品牌均價拉升至超40萬元。
雖然產品總銷量下滑了,但是產品單價卻升高了,因此營收下滑凈利潤反而大漲。
產品售價高的同時,據賽力斯在財報中透露,M8和M9還是共線生產,這一定程度上能夠攤薄成本。賽力斯上半年營業成本為443.4億元,相較去年同期大降10%。
此外毛利率也因此大增,在M8和M9的帶動下,賽力斯上半年整體毛利率拉升至28.93%,相比去年同期提高近5個百分點,不僅領跑一眾新勢力,甚至超過同期奔馳10個百分點。
其他方面最值得關注的是,盡管抱緊華為,但賽力斯近2年的研發投入呈快速增長態勢。
財報顯示,賽力斯2025年上半年研發投入約為52億元,遠超同期凈利潤,相當于2023年全年研發投入的1.17倍,相比2024年同期飆升154.9%。
其中有50.4億元投入了汽車開發,1.56億元用于增程器開發。
研發投入大漲有部分原因是因為研發團隊規模大增,目前賽力斯研發人員為6984人,同比大漲26.6%,占公司總人數的36%。
從上半年業績來看,背靠華為之下,盡管賽力斯短期核心指標有波動,但已經站穩了豪華新能源市場,迎來了新的考驗。
重獲增長的關鍵新品
賽力斯上半年銷量下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產品更新換代的陣痛。最高端的問界M9煥新,以及曾經最走量的問界M7換代,引發很多潛在車主觀望。
隨著上半年財報公布,陣痛期基本結束。就在賽力斯發布最新業績的同一天,成都車展開幕,全新問界M7借此機會首次公開亮相。
許多看了內飾和外觀的網友們,得出了共同的結論:
新款除了名字一樣,基本沒啥一樣了。
簡單對比一下,首先前臉就有很大不同,設計更接近是M8/9,但是也沒有完全套娃,大燈更顯年輕化。
車頂雖然裝的還是192線激光雷達,但是在華為系首發了艙內激光雷達方案,不容易受到磕碰和污漬。
尾燈也完全不同,可以很好地區分開,此外還裝配了后向固態激光雷達,整車感知升級。此外,前向和后向還有5個4D毫米波雷達。
車長方面,老款軸距只有2820mm,車長達到了5020mm。新款的軸距是3030mm,車身更長,拉升至5080mm。
內飾前排有了副駕屏,左右更對稱,中控屏下方還印上了華為的LOGO。
最最最關鍵的是,此前很多網友抨擊、余承東出來解釋的前懸掛,終于從麥弗遜調整為了雙叉臂。
問界M7此時此刻全面換新,對鴻蒙智行和賽力斯都有著重要意義。
從賽力斯的角度來看,這是其今年重獲增長的關鍵。
老款問界M7月銷量最高時達到3萬輛,后來因為競品上市,月銷量一度只有幾千臺。在均價40萬的問界M8月銷都能2萬輛的當下,全新M7如果價格給力,未嘗不能重現輝煌。
跳出賽力斯,從鴻蒙智行整體來看來說,問界M7煥新也減少了內耗。去年智界R7上市后因為和老款M7尺寸相近,價格區間重疊,就對M7銷量造成了沖擊。
如今R7提前更新,砍掉了Pro版,入門就是24.98萬元的Max版本,純電版比去年上市時價格降低了5萬元,和問界M7在尺寸上已不再同級,價格有望也會有區分度。
盡管有內耗沖擊,但時至今日問界仍然是鴻蒙智行絕對的銷量主力,毫無疑問也是帶動華為車BU出貨最多的品牌,這或許是賽力斯被看好的最大原因。
以最近的7月銷量為例,鴻蒙智行已上市的四界合計銷量為4.8萬臺,其中問界品牌銷量為4萬臺,貢獻了83%的銷量。
但問界的火熱,也凸顯出HI模式品牌的尷尬。同樣是鴻蒙座艙,同樣搭載華為ADS,大部分配置也相近,但HI模式同級的價格往往會比問界便宜2-3萬元,而且品牌銷量徘徊在1萬輛俱樂部。
于是,神奇的一幕出現了,HI模式開始對比問界了,同級產品上同樣的配置,給出更低的價格,這或許也是問界交付和營收下滑的外部原因。
甚至戰火有向其他界蔓延的趨勢。
華為的智能化方案,你有我有大家有,如何找到獨特賣點,減少華為系內耗,這不僅考驗著賽力斯,更考驗著華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