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屈晨晨 煙臺報道
近日,西南大學指定由山東煙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的“校生活”平臺統一管理校園外賣配送,該事件引發學生和網友廣泛關注,部分聲音質疑其涉嫌“壟斷”,并質疑其中標資質。這家處于輿論中心的企業來自山東煙臺。就此事,大眾網記者采訪企業負責人,對事件進行了深入了解。
中標企業:憑借專業能力勝出
“7月15日,西南大學舉辦外賣配送服務遴選會,我們受邀參與并成功中標。8月1日正式簽約,22日啟動試運營。”山東煙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建坤介紹了相關時間節點。
據悉,此次參與遴選的共6家企業,最終這家煙臺公司成功獲選。劉建坤認為,中標核心原因在于其專業專注:“我們是一家專門從事校內配送的平臺,積累多年經驗,具備成熟的運營體系和專業服務能力。”
他表示,西南大學原先缺乏統一的外賣配送機制,多個平臺騎手經由校園側門隨意進出,存在一定安全和秩序隱患。校方因此引入統一運營服務,旨在規范管理、保障校園安全。
最新進展:平臺運行平穩,整合效果顯著
“我們有一個‘校生活’平臺,這個平臺主要做校內食堂的校園配送,因為西南大學的要求,現在西大‘校生活’還加上了整合校外外賣的功能,所有外賣集合到指定地點,再由校內騎手進行統一配送。”針對部分網友稱“平臺上商家數量有限”“某些商家缺乏實體店”等質疑,劉建坤回應稱,“校生活”平臺目前僅承接校內食堂餐食配送,不接入校外商家,相關傳言并不屬實。
就配送時效問題,劉建坤進一步說明,平臺在運營成熟后將有效提升配送效率。“初期我們整合了約30%的原配送隊伍,隨著整合推進,目前整合率已達95%,‘校生活’平臺運行良好。”他還強調,現有配送人員仍以原隊伍為主,公司主要對其進行了系統培訓,要求所有騎手具備健康證、駕駛證、保險及無犯罪記錄證明等資質。
一家從校園走出的煙臺企業
公開信息顯示,山東煙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2月,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在線數據處理與交易處理業務、互聯網信息服務、餐飲服務等,法定代表人即為劉建坤。
今年2月,該公司曾因未有效履行食品經營許可證審查登記義務等,被煙臺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5萬元。劉建坤解釋,該問題源于校內餐飲商戶資質與社會餐飲存在差異,“學校食堂很多并無營業執照,造成材料不符。”他強調,“這與食品安全無關,僅為證照登記問題。”
劉建坤分享創業初衷時提到,自己在煙臺理工學院就讀期間,觀察到食堂就餐位緊張、高峰期排隊時間長等現象,于是發起以勤工儉學學生為主力的校內配送服務,逐步從項目孵化成企業。該公司從煙臺高校起步,目前,業務已擴展至山東省內及其他省份多所高校,此前曾中標青島科技大學、山東青年政治學院等外賣配送服務項目。
關于未來,劉建坤表示,“校生活”平臺仍將聚焦校內食堂配送,是否整合校外配送將根據學校實際需求而定。
隨著高校管理日趨規范化,統一外賣配送模式是否將成為趨勢,值得持續關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