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等部門發布的《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辦法》,及其配套的強制性國家標準《網絡安全技術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內容標識方法》同時實施,人工智能(AI)生成合成的所有內容,都將添加顯式和隱式標識。
標識是生成式AI內容可信的基礎,有助于讓人們清楚什么是信息,什么是想象。同時,標識有助于從法律上規范信息背后的行為,真正做到權責對等,讓AI更規范有序地融入真實物理世界。可以說,身份標識是AI進入真實世界的“入場券”。
鑒于當前生成式AI提供的信息足以以假亂真,一旦這些虛構信息和幻覺被當成真實信息來解讀,將嚴重干擾現有經濟社會秩序,因此,如何甄別信息與想象,就變得尤為重要。
給生成式AI內容加上顯式和隱式標識,有助于人們更有效地使用AI。如身份標識有助于清晰化AI模型服務提供者的責權邊界;隱式標識有助于人們正確評估利用AI生成合成信息的欺瞞行為,從而讓欺詐者承擔相應代價。
而且,對AI生成合成內容添加身份標識,不僅是對AI以假亂真行為的規范,其更深層意義是,為AI深度融入真實物理世界開啟制度性規范序曲。
今年以來,AI Agent(智能體)的興起推動AI應用更加快速地融入日常生活。未來AI將越來越多地與人類在真實物理世界交融相處,人們必須基于法經濟學原理,搭建起AI與人類的清晰法律關系。
AI驅動的“可持續富足”,以及給人們帶來的增長無極限、創新無限制,將極大地將人從繁瑣工作中解放出來,將更多時間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上,這將使人們對AI的演進無法抗拒。AI進入真實物理世界與人類共處已不可逆,如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等,AI對復雜技術和危險性勞動等提供的解決方案,都讓人類對其割舍不下。
為此,AI時代的大國博弈,不再僅僅是在算力、算法和數據方面的領先,而是如何搭建起一個新的制度范式,讓AI與人類有效相融,以有效規范AI參與真實世界的各種行為。
剛剛結束的“上海合作組織 ”會議上,中國提出全球治理倡議,同各國一道,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體系,攜手邁向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具體舉措方面,中方愿同各方共同建設好人工智能應用合作中心,共享人工智能發展紅利。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發布的《關于進一步深化人工智能國際合作的聲明》,也明確努力推動人工智能向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公平、向善的方向發展。
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全球治理走到新的十字路口,原因在于冷戰思維、霸權主義、保護主義陰霾不散,新威脅、新挑戰有增無減。AI這一新認知變革給人類帶來的新挑戰就在其中。
對于AI時代的大國博弈而言,誰能更好地理解和認識AI,更好地搭建起與AI共享的向善制度框架,誰就更有機會在AI時代下好先手棋,成為規則的供給者和共識的提供者。
身份標識表面上是將AI生成內容與人類信息做了法律上的辨識,更深層次意義則是搭建了主體與行為本身的對應性關系,進而清晰責權關系。
如何探尋一個和諧共處的路徑和場景,降低AI時代經濟社會的熵值,使未來經濟社會更為規范有序,需要各方基于經濟社會成本最小化原則,來探尋行為邊界和倫理邊界,有效避免AI誤入叢林法則。
我思故我在。AI生成合成內容身份標識,正式開啟了AI時代的善治之旅,我們期待向善的制度供給,成為AI時代的根本的競爭法則。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