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optimismsuperchain 過去一年利潤和生態各項數據的表格,提取了幾個關鍵性指標分享下:
1)OP Superchain 截至目前共計收入 15,849 個 ETH,其中@base 貢獻 2,878 個 ETH,收入構成分為:OP Mainnet 的鏈上凈利潤 OP Stack 鏈的 15% 的鏈上凈利潤分成 /2.5% 的總收入);由于該數據并沒有其他 L2 的收入數據直接對比,就不評價了。
2)OP Superchain 生態系統內已經擴大至 35 條鏈,其中 L2 33 條,L3 2 條;統計不一定全,一大半還沒 Launch,但足見 OP Stack 的發展速度迅猛。
3)Base 鏈是 Superchain 生態中發展最好的鏈,日 Txns 6.9M,月 Txns 205M,相當于 OP Mainnet 22M 的 10 倍。可以看出,把 Base 納入超級鏈麾下的決策非常成功。
4)4 月份市場行情較好時,Superchain 單月收益 1,189 個 ETH,其中 Base 占 48.4%,OP Mainnet 占 51%,其他鏈總共占 0.6%;可以看出 OP Stack 的戰略效果目前就在 Base 鏈上顯現了,其他 L2 同盟都尚未起勢。
5)Base 鏈貢獻給超級鏈的 48.4% 的收入,只占其總收益的 15%,而 OP Mainnet 貢獻的 51% 卻是自己的全部凈利潤,足見 Base 鏈實際收入相當可觀,大約是 OP Mainnet 的 6 倍有余。
總的來說,這份數據可以真實反映 OP SuperChain 當前的發展狀況,整體還偏早期,只有 Base 鏈跑出來了,其他鏈還完全在襁褓之中。
奇怪的是,這份表格并沒有列明 OP Superchain 的開支情況,我們可以通過其他公開數據大致估算一下。
最近,OP 又向 Kraken 提供了 2,500 萬枚 OP 代幣資助以發展新 OP Stack layer2 網絡 Ink,可謂大手筆。其連續六輪的 RetroFund 也撒出了超 60M 的 OP 代幣,其承諾給 Base 網絡的 OP 代幣占起總供應量的 2.75%(分六年給),再加上其其偶爾給一些特定網絡的贊助或資源置換的開支。這部分支出可不少:(以下毛估一下,不準確僅供參考)
給開發人員和社區生態激勵的投入就不算了,就以 Base 為例算一筆投入和產出的帳吧。
投入:43 億枚 OP *2.75% =1.18 億枚 OP % 6 = 2,000 萬 OP / 年;收入: 過去一年貢獻了 2,500 ETH (由于 Base 上線已有 15 個月,共計 2,878 ETH 減去 3 個月的收入)。以 ETH 和 OP 當下的價格 毛估一下,相當于投入了 $3,000 萬成本換來了 $625 萬的回報。
字面上對比,絕對是個「虧錢」的生意哈。當然,如果 OP Foundation 不把 $OP 支出當「成本」的話。。。
一直搞不懂 layer2 究竟為啥陷入發展僵局,這道題太難解了,但見微知著,問題或許就在這些數據細節里。
以上就是OP超級鏈主宰L2生態,是個好的商業模式嗎?的詳細內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