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周,story protocol 宣布其最終測試網 odyssey 上線。近 100 個生態系統合作伙伴正在 odyssey 上構建殺手級應用程序。作為正式啟動前的最后一個測試網,讓我們仔細看看 story protocol 通過其 1.4 億美元的巨額融資即將給ip行業帶來哪些改變。
1. IP 知識產權產業現狀
美國自1998年頒布《數字千年版權法》以來,解決了互聯網和數字平臺上的版權侵權等問題,重點是防止版權作品的非法復制和傳播。此后,知識產權產業的全球零售額已擴大到 2024 年達 3560 億美元,為知識產權所有者產生了 440 億美元的特許權使用費。
為了更好地了解知識產權格局,我們需要熟悉這里的關鍵參與者:
供給側:
- IP所有者:為其內容授予許可以換取版稅(許可出去)
- IP創造者:獲得這些許可,利用品牌的知名度來吸引客戶(許可進來)
需求方:
- IP 分發平臺:例如,使用 IP 向最終買家提供增值服務的游戲公司。
中介:
- 知識產權專業服務:促進IP所有者和IP創造者以及IP創造者和IP分發平臺之間,知識產權順利交易的咨詢和律師事務所。
2.知識產權行業的痛點
盡管取得了進步,但當前的知識產權行業還遠未達到完美。如今,近 80% 的 IP 許可銷售總額是通過中介完成的:如上所述的咨詢和律師事務所。
2.1IP 許可方面的摩擦
由于供需雙方之間存在眾多中介機構,獨立IP創作者往往缺乏時間和資源來聘請法律和咨詢專業人士參與。使用 Microsoft 和 Google 工具(表格、文檔等)記錄知識產權合同的手動管理任務進一步延遲了整個許可流程并使之復雜化。
這使得二次獨立衍生品創作者不愿意通過官方渠道向IP所有者支付授權費用,而更傾向于侵權。傳統上,對于兩個大公司之間發生的知識產權許可交易,必須使用托管賬戶作為中介。雙方律師需審核并簽署合同后,交易才能進行。依賴托管賬戶效率極低,并且這個過程完全可以使用智能合約自動化。
2.2IP分發平臺阻礙了知識產權的創新
Web 2發行平臺通常在IP交易談判中擁有過多的權力,尤其是在涉及獨立IP所有者時,因為這些平臺可以精確控制每個IP的曝光和流量。
正如 Story Protocol 創始人 SY Lee 指出的那樣,內容企業通常缺乏網絡效應,這迫使他們依靠大量的內容制作和營銷預算來維持生計。這種壓倒性的談判能力使得較小的 IP 難以盈利,往往導致他們在推出之前就失敗了。即使是大型 IP 工作室也對開發新 IP 猶豫不決,而是選擇專注于擴展現有 IP。
例如,Moloco 報道稱,在蘋果禁止針對移動消費者的定向廣告后,每次安裝成本飆升,導致許多移動應用程序黯然落幕。為了對抗 Web 2 平臺的定價能力,獨立 IP 所有者和創作者需要一種有效的反擊方式。
而最有前途的解決方案是幫助小型獨立IP演進為網絡。將知識產權轉變為粉絲和創作者網絡的模式可以幫助打破這些壟斷結構,并為知識產權所有者帶來更多價值。
當然,IP 行業的問題遠不止于此,以下是IP傳統行業所遇到的挑戰以及為什么我們相信 Web 3 可以幫助解決這些問題。
3.Web3的機會
IP 行業面臨明顯的低效率和透明度問題,而 Web 3 提供了潛在的解決方案。但 NFT 和相關協議不是已經解決了這些問題嗎?
3.1 只有NFT就夠了嗎?
不可否認的是,NFT(即 ERC-721 代幣)的發明確實引入了一個永久標識符,用于可驗證文本、圖像和視頻等特定元數據的所有權,有效地代表鏈上的 IP!
然而,這些 NFT 相對靜態,因為它們的元數據一旦鑄造就固定了。為了解決這一限制,引入了動態 NFT(dNFT),通過在智能合約中編碼預定義條件來提供更大的靈活性,以允許由鏈上或鏈下事件觸發的自動元數據更新。
圍繞 NFT 的另一個重要問題是流動性和特許權使用費,這是 NFT 金融化中廣泛探索的領域。Sudoswap 通過 AMM 模型解決流動性挑戰,實現自動價格發現和調整。這解決了 OpenSea 等傳統市場中的流動性問題,賣家經常等待買家匹配價格。
Blur 通過將市場費用降低至 0% 并匯總各個市場的列表,進一步改善了 NFT 交易體驗,使用戶可以輕松比較跨平臺的價格和流動性。此外,Blur 還推出了 Blend,這是一種借貸協議,使用戶能夠在不出售 NFT 的情況下進行借貸。
盡管 AMM 模型和市場聚合增加了流動性,但某些 NFT,尤其是稀有或利基的 NFT,可能仍面臨資金池流動性的困擾。為了解決可負擔性和流動性問題,Floor Protocol 嘗試將 NFT 分解為微型代幣,稱為 μ-Token,使它們更易于使用。NFT 的版稅仍然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過去Blur 和 OpenSea 之間曾有過爭論。Magic Eden 已采取明確立場,對其平臺上列出的所有 ERC-721C 系列征收版稅。
隨著 NFT 的不斷發展,知識產權領域區塊鏈創新的樂高積木似乎已就位,但仍然缺少一個關鍵部分:支持創作者衍生品可編程性的能力。
3.2什么是衍生品的可編程性?
IP擁有者需要IP創造者創造衍生品,以保持其IP的知名度并延長其IP的壽命。參與的創作者越多,從長遠來看,該 IP 受益就越大。這就造成了一個困境,需要更好的解決方案來有效地管理和執行許可協議。
但是,IP的衍生作品往往涉及錯綜復雜的親子關系,難以處理。當前的 NFT 協議很難跟蹤鏈上創建的每個版本之間的聯系,并有效地實施定制的版稅結構或許可協議。
當 Pudgy Penguins 的首席執行官 Luca Netz 在亞馬遜平臺上短短兩天內售出了 20,000 多個玩具時,需要與個人 NFT 持有者簽署部分授權的繁瑣過程,增加了額外的時間和法律成本。
衍生品可編程性本質上是指支持IP所有者和衍生品創造者進行更高效的IP授權和版本控制。
一個簡單的類比就是 Git 和 GitHub。GitHub 的核心是 Git,它跟蹤對文件所做的每一次修改。該版本控制系統使您能夠跟蹤并恢復到版本歷史記錄中的任何點。
那么為什么這個可編程層對于 IP 創建和歸屬如此重要呢?
知識產權創建和歸屬是 Web 2 和 Web 3 生態系統中的關鍵要素。在 Web 2 的背景下,知識產權的重要性通過人工智能生成內容 (AIGC) 和用戶生成內容 (UGC) 的興起顯而易見。同樣,在 Web 3 中,IP 歸屬的相關性因模因幣的流行而得到強調。源自PEPE主題男孩俱樂部的$BRETT、$APU、$PEPE、$PEPE2.0等例子,展示了衍生作品在這個空間中的意義。這些模因幣表現出巨大的交易量,但最初的創造者 Matt Furie 卻較難獲取這些衍生資產所產生的經濟價值。
例如,雖然 $PEPE 和 $PEPE2.0 被市場視為不同的代幣,但 $PEPE2.0 本質上是 $PEPE 的衍生資產,僅通過顏色變化來區分兩者。這種情況凸顯了 Web 3 中當前 IP 管理框架的局限性。利用 Story Protocol 的 IP 跟蹤功能,$PEPE 的原始持有者應該捕獲其 IP 的價值創造。
在這樣的新機制下,要么將一部分 Pepe 主題的衍生代幣空投給 IP 所有者,要么將一部分交易費用直接交給 IP 所有者,讓 Pepe 主題 IP 的原創者 Matt Furie 獲得收益。經濟利益。
顯然需要一種更有效的解決方案來管理 IP 資產衍生品之間的關系,該解決方案提供更大的可編程性,而這正是 Story Protocol 正在積極開發的解決方案。
4. Story Protocol
Story Protocol 的主要創新在于它能夠為 IP 所有者提供全面、開放的解決方案來管理其 IP 資產。這包括驗證、授權、可追溯性以及自動利潤分配和索賠等功能,所有這些功能都具有增強的可編程性。Story Protocol 利用 Cosmos-SDK 構建了兼容 EVM 的 L1 區塊鏈,讓 IP 所有者可以輕松地將其知識產權注冊為 L1 上的 IP 資產。
Story Protocol 記錄了各種 IP 資產之間的多級父子關系,其中每個資產可以是 Web 3 原生 NFT,也可以是現實世界 IP 的鏈上證明 NFT,例如唐老鴨。在將現實世界的 IP 引入鏈上的情況下,Story Protocol 還開發了一種基于代碼的合約模板,稱為可編程 IP 許可證 (PIL)。通過 PIL,IP 所有者可以通過將 PIL 附加到其 IP 資產,將鏈下許可條款映射到區塊鏈上。
可編程IP許可證(PIL)充分體現了區塊鏈領域“代碼即法律”的原則,并提供了三種預定義模板:
- Non-Commercial Social Remixing 非商業用途使用:該模板允許用戶在社交環境中自由使用、共享和混音原始IP,但明確禁止任何商業用途。
- Commercial Use 商業用途使用權但禁止轉售和衍生品開發:該模板允許用戶以預設價格購買原創IP的使用權,但禁止轉售原創IP或將其用于創作和銷售商業衍生品。
- Commercial Remix 商業用途使用權并允許轉售和衍生品開發: 在商業用途模板的基礎上,允許二次創作和衍生品的商業用途。
一個IP資產可以有多個不同的PIL,除了預設的三個模板外,用戶還可以自定義自己的使用條款。這些條款對所有參與者都是公開透明的。其他創作者可以查看這些條款,如果同意,只需單擊一下即可獲得許可,并立即開始創作衍生作品。
當衍生作品產生收入時,智能合約會自動根據原始IP的預設條款在原始IP創作者和衍生作品創作者之間分配版稅。這個過程高效、透明,無需第三方干預,確保利潤公平及時地分配給所有參與者。除了開放性、許可和版稅分配之外,Story Protocol 還包括專門用于權利驗證的爭議模塊。該模塊允許知識產權所有者在知識產權侵權的情況下舉報知識產權衍生品創作者。目前,Story Protocol 的法律團隊擔任仲裁員,但未來可能會交給第三方法律團隊進行仲裁。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Azuki IP NFT如何通過衍生品創造和利潤分配的過程,讓IP所有者和衍生品創造者都獲得各自的商業化收入。
4.1從流動性不足到有流動性
Story Protocol作為一個新的中間人,取代了成本高昂、流程繁瑣的法律和咨詢服務等傳統中介機構。這一創新大大降低了IP許可的準入門檻,同時確保衍生作品和混音作品可控可追溯,最終保護IP所有者和衍生創作者的原創性。
然而,有些人可能對市場非均勻性表示擔憂。IP的定制實際上是無限的,當過度定制發生時,會導致金融市場潛在的流動性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實施哪些自動化匹配解決方案來滿足需求方的多樣化偏好?
解決好市場流動性問題是 Story Protocol 區別于 Spaceport 等競爭對手的關鍵要素。
通過許可模塊和版稅模塊,Story Protocol 的所有用戶(包括 IP 所有者和衍生品創建者)主要交易兩種類型的代幣:許可代幣和版稅代幣。
- License Tokens 許可代幣 (ERC-721):這些令牌授予使用知識產權或創建知識產權衍生品的權利。它們可以通過支付費用來鑄造或在二級市場上購買。當許可證令牌被銷毀時,持有者接受知識產權的許可條款,允許他們開始創作衍生作品。該系統將知識產權衍生權轉化為可交易資產,為原創者提供新的收入機會。
- Royalty Tokens 版稅代幣 (ERC-20代幣,供應量為1B): 這些代幣代表知識產權產生的收入的一部分。收入來自三個來源:鑄造許可證令牌的費用、IP 使用收入以及原始 IP 及其衍生品之間的收入分成。版稅代幣允許持有者索取該收入的一部分,從而使知識產權的未來收入流更具流動性,并且可供創作者和投資者使用。
許可代幣將知識產權衍生權轉化為可交易的流動資產,為原創者提供多元化的收入來源。與此同時,版稅代幣作為一種資產支持證券,可以將未來現金流代幣化,從而增強知識產權資產所有者和投資者的流動性。這一過程反映了資產證券化的好處,允許知識產權資產的收入權利像金融資產一樣進行交易。此外,購買或出售 IP 使用費代幣反映了投資者對 IP 未來收入的樂觀或悲觀情緒。
Story Protocol 因其 L1 架構而脫穎而出。通過將所有IP資產注冊在單個L1上,可以確保這些資產的統一處理并防止流動性碎片化。例如,將模因幣視為知識產權資產的一種形式。盡管 meme 幣通常是 ERC-20 代幣,但如果將它們轉換為 ERC-721,它們本質上將代表 meme NFT。
部署在不同區塊鏈上的 IP 資產(例如 $MOODENG)通常被視為不同的代幣,即使它們代表相同的基礎資產。這導致不同鏈上相同代幣之間的流動性競爭,從而降低了它們的整體價值。Story Protocol 的 L1 結構通過將流動性整合到一個地方來解決這個問題,防止資產價值在多個區塊鏈上被稀釋
此外,Story Protocol 的版稅支付和許可模塊有助于控制衍生 memecoin 大量copy cat方式的創建,例如 $NEIRO、$Neiro 和 $NEIROETH。通過引入特許權使用費,推出新的模因幣衍生品的成本會增加,從而阻止這些代幣的過度和不可持續的擴散。
4. IP Web 3.0未來可期
這一切聽起來非常令人興奮,事實上,我們已經可以清楚地想象傳統IP行業將如何被區塊鏈大規模的顛覆。
尤其是隨著AIGC時代的到來。AIGC 代表了創意作品制作方式的革命性轉變,利用先進的人工智能算法自動生成文本、圖像、音頻和視頻,模糊了人類創造力和機器生成輸出之間的界限。
然而,Gen AI領域的版權問題仍未得到解決。傳統的知識產權法允許知識產權所有者決定如何使用其作品,包括在原作的基礎上創作新的衍生作品。但對于Gen AI生成的內容,沒有明確的版權確認法律框架。
一個仍未解決的情況是:這些人工智能生成的作品是否應該被視為未經授權的衍生品或全新的知識產權?這是一個迫切需要版權法進一步明確和完善的問題。
如今,Gen AI已經基于現有IP生成了大量內容。對于像 Story 這樣的協議來說,幫助在 AIGC 內建立 IP 所有權并解決這些 AIGC IP 的可追溯性、流動性和版稅分配挑戰至關重要。
顯然,我們仍然需要保持冷靜。一個非常明顯的事實是,Web 3 仍處于發展階段,如創新擴散模型中所述,從早期采用者過渡到早期多數。
不過,我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情況自然會得到改善,原因也很清楚。根據最近的 a16z 加密貨幣狀況報告,大約有 6.17 億加密貨幣持有者,活躍地址和使用量創下歷史新高。我們相信,隨著Web3的大規模采用,結合Story Protocol本身的進步,IP時代將朝著理想的方向發展。



以上就是IOSG:Story Protocol如何重塑IP行業創新引領周期?的詳細內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