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國首批現貨比特幣ETF產品上周四上市交易,比特幣短暫觸及 49,000 美元以上的兩年高點,然后迅速回落,周一早些時候,一度回落至 41,500 美元的局部低點,當前盤整預42,600美元附近,證實了CryptoQuant分析師去年12月發出的的“賣新聞”警告。“賣新聞”是資本市場中的術語,一般是指資產價格、杠桿率和情緒在看漲事件發生之前上漲,但在事件發生后很快暴跌。
CryptoQuant 當時在報告中寫道:“短期比特幣持有者的未實現利潤率高達 30%,這在歷史上是在價格調整(下圖紅色圓圈)之前發生的。此外,短期持有者仍在通過使用比特幣來獲利,而反彈通常會在短期損失實現后出現。”Bitfinex分析師認為,此次拋售是由平均買入成本約為 38,000 美元的短期持有者出售獲利主導。
從歷史趨勢來看,“賣新聞”事件屢見不鮮。在2017年CME上市BTC期貨后,BTC一度觸及2萬美元的局部高點。2021年BTC再次沖高見頂,在Coinbase完成IPO后觸及6.5萬美元,隨后又轉向頹勢。花旗分析師Alex Saunders在報告中向客戶解釋說:“加密貨幣市場已經轉向下一個敘述,市場開始關注未來以太坊現貨 ETF 獲批的可能性”。
一些專家表示,比特幣之所以受到打擊,是因為灰度投資者的贖回操作對市場造成壓力。Bernstein 分析師 Gautaum Chhugani 和 Mahika Sapra 在周一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市場可能不得不吸收部分 GBTC 資金流出。GBTC首日交易量超過 23 億美元。到目前為止,灰度總共流出了 5.79 億美元資金,但由于結算滯后,準確的數據要到明日才能公布。Bernstein報告稱:“可以公平地假設新的 ETF 將繼續吸收 GBTC 贖回。因此,新的增量資金流入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開始影響新的需求和基礎比特幣的價格勢頭”。
距離比特幣暴跌還有一個月?
談到隨后的走向,知名交易員兼分析師 Rekt Capital預測了 4 月份減半之前 BTC 可能的走勢圖。他表示,任何最后一刻的上漲都會在事件發生前兩個月左右有預兆–給空頭帶來足夠的時間來“砸盤”。Rekt Capital 預測,如果 BTC 將在減半前期間(圖中橙色)進行更深層次的回調,那么它應該會在未來 30 天左右發生。
分析師 Matthew Hyland 認為,現貨市場普遍缺乏足夠的深度來確保短期內的穩定性。與此同時,考慮到 BTC/USD 在上周暴跌 15% 后可能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恢復支持,復蘇可能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他說:“比特幣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橫盤整理,過去 4 次我們在每周的交易量上看到了如此多的空頭成交量;價格出現至少 3-4 周的橫盤走勢。如果主導地位被打破,這種環境將有利于以太坊 山寨幣。”
日本加密貨幣交易所bitBank 的分析師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表示:“比特幣短期內可能容易受到獲利了結拋售壓力的影響,但鑒于美國國債收益率較低以及市場對美聯儲提前降息的樂觀前景,其下行風險可能有限。”
bitBank表示,它認為40,000美元的心理水平是近期比特幣價格的支撐。另一方面,Markus Thielen 領導的 10x Research 分析師在周一的報告中表示,他們預計價格將在 38,000 美元的低位找到支撐。與此同時,FxPro 市場分析師 Alex Kuptsikevich 認為,考慮到 2023 年比特幣漲幅表現超過 150%,4萬美元將“是典型修正的范圍”。CryptoQuant分析師補充說,比特幣價格可能會跌至 32,000 美元,這是短期持有者的實現價格。
長期預期仍然基本看漲
鑒于機構參與者對 ETF 的需求,對比特幣的長期預期仍然基本看漲。
加密基金 Decimal Digital Group 創始人 Henry Robinson 表示:“比特幣 ETF 將給這個行業帶來變革,讓傳統財富管理獲得更多的機會——它們的推出將為養老金、捐贈基金、保險公司、主權財富、退休計劃、信托等帶來新的比特幣投資機會”。
Bitfinex分析師認為,今年上半年市場仍可能出現調整和回調,盡管存在拋售壓力,三個因素將繼續支撐比特幣價格。首先,交易所上的ERC-20穩定幣大幅增加,表明市場投機和投資者信心增強。從歷史上看,穩定幣的擴張會導致購買量增加。其次,CME 比特幣期貨合約的未平倉合約繼續保持高水平,在 ETF 批準宣布之前創下了今年迄今的新高,甚至在該活動結束后也保持在高水平。這表明成熟的投資者對比特幣的興趣仍在繼續,盡管是通過衍生工具而不是直接持有。第三個支撐點是長期持有者保持堅定立場,突顯出市場具有彈性但容易受到短期波動的影響。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