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圈正在上演著一場場充滿荒誕、貪婪、瘋狂、暴富的奇幻之旅。
幣圈奇觀
幣圈一天,人間十年。一晚20萬倍,夫復何求。
這兩天的幣圈堪稱瘋狂,shib的異軍突起,導致市場陷入了“以零取勝”的怪圈。有網友評論道:“現在哪個幣0越多越牛批,越來越多的山寨幣橫空出世。”
5月10日晚7點,短短兩三個月漲幅超萬倍的柴犬幣SHIB(俗稱屎幣)上線BIAN交易所,僅10分鐘,SHIB大漲超100%,巨大的交易量直接讓BIAN交易所宕機,暫停所有提款。
5月11日晚上8點,CSPR從0.03美元以一己之力暴拉20萬倍,最高漲到66.4美元。這是值得被載入史冊的奇觀,比特幣從2015年到2021年,7年才漲了2.6萬倍,CSPR一個晚上就20萬倍,瘋狂程度遠超債券、股票、房產、郁金香等任何人類歷史上可以稱之為“瘋狂”的事物。
提到山寨幣,就不得不提山寨幣的鼻祖——狗狗幣,誕生于一個笑話的幣種。創始人以狗頭表情包來做一款數字貨幣,用以諷刺當時數字貨幣圈高漲的投機氛圍。
狗狗幣的代碼來自對比特幣和萊特幣源代碼的復制,把BITCOIN改成了Doge coin,全程只用了三個小時。在技術上,可以說是完完全全的山寨幣。
創始者估計也從沒想過狗狗幣是個真正的資產,只是覺得好玩。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這是一定會消失的一個玩笑”。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山寨貨幣,如今卻成為萬眾矚目的明星品種。從今年1月1日的0.0184美元飆漲至0.6743美元,累計漲幅高達3562%。
加密貨幣世界的荒誕、瘋狂在狗狗幣身上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
“這是我見過的最透明的拉高和轉儲騙局,因為每個參與其中的人事先都知道這是一個騙局。”英國資深交易員、《加密交易員》(the Crypto Trader)一書的作者格倫·古德曼(Glen Goodman)在接受《福布斯》商業雜志采訪時,警告人們“不要隨便跳上狗狗幣的馬車”。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暴漲暴跌,似乎均在一念之間。4月18日午間,加密貨幣出現崩盤式暴跌行情。其中,比特幣一度跌至51541美元,而幾天前曾創下64895美元以上的歷史新高,跌幅高達20%。全網加密貨幣過去一小時爆倉達到42.87億美元,過去24小時有超過62萬人爆倉,爆倉量55.79億美元。
被顛覆的傳統金融邏輯
如果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潤,資本就敢于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人間一切法律。
——馬思克《資本論》
資產價格都會有自己的錨。炒房的人堅定認為房價會漲是在貨幣超發的情況下,國家經濟高速發展,土地供應量有限;炒股的人則關注公司的商業模式,盈利能力;那么炒幣呢?
幣圈人以前喜歡用“去中心化”和“有上限”來解釋比特幣的投資邏輯。
“去中心化”,就意味著比特幣無法被監管,無法被追溯。而“有上限”,則意味著它不會像美元那樣無限超發,不會因為各國政府瘋狂印錢就通貨膨脹。
去中心化金融(DeFi)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不再依賴舊有、低效的基礎架構,而是利用密碼學、去中心化和區塊鏈來構建新型金融體系。
顯然,加密貨幣正在顛覆顛覆傳統的金融邏輯。
在2021年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被問到關于比特幣的看法時,巴菲特拒絕評價。芒格稱討厭比特幣的成功,僅為憑空創造的金融產品而已。“我不喜歡這種虛擬貨幣綁架現有的貨幣體系,我認為它從頭到尾令人作嘔,而且與文明的利益背道而馳。”
當地時間周二,美國證交會(SEC)向持有比特幣期貨的共同基金的投資者發出警示:謹防風險。SEC在公告稱,雖然這種衍生品越來越受歡迎,但它仍是基于一種“具有高度投機性”和波動不定的資產,且其進行交易的市場也監管較少
加密貨幣的監管亟不可待
當地時間5月11日,美國德克薩斯州眾議院通過承認加密貨幣合法地位的“虛擬貨幣法案”,法案旨在將“虛擬貨幣”一詞納入管理該州商業交易的《統一商法典》,并寫道:“虛擬貨幣是一種數字化的價值表現,充當交換媒介、賬戶單位和/或價值存儲的工具,并且通常使用區塊鏈技術進行保護”。
若該法案獲得參議院投票通過,將成為法律,為加密貨幣的獲取和保存提供法律框架。該法案允許購買者與他人共享“權力”,從而使金融機構有可能從事加密貨幣托管。同時德克薩斯州與懷俄明州可能會共同建立一個名為“Lone Star State”的加密貨幣中心。
事實上,多國央行早已著手推出監管加密貨幣法案。
2020年8月,歐盟委員會透露希望最早于2020年Q3推出加密貨幣法案。
2021年3月29日,加拿大證券管理委員會(CSA)和加拿大投資行業監管組織(IIROC)發布了一份通知,通知中概述了適用于加密資產交易平臺的證券法要求。無論是交易作為證券或衍生品的加密資產,還是交易基礎加密資產(如比特幣或以太坊),都要遵守相應法律法規。
2021年3月31日,英國金融行為監管局(FCA)發布了新的政策聲明,從現在開始,加密公司將被包括在名為“REP-CRIM”的業務類別中,這意味著加密貨幣公司現在必須提交金融犯罪報告。該政策聲明建議,應根據其業務活動和潛在洗錢風險將加密貨幣業務納入監管范圍。
2021年4月,央行副行長李波在博鰲論壇上表示,加密資產是投資的選項,它本身不是貨幣,是另類投資。正研究對比特幣、穩定幣監管規則。雖然這個監管規則是最低的監管規則,但是仍然要有監管規則。
這些表態預示著,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可能成為合法投資品,納入現有的金融資產監管框架,接受金融機構和民眾投資,甚至可能推出比特幣期貨、ETF等產品,以及接受類似于Coinbase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或比特幣礦機廠商等在國內資本市場上市。加密貨幣市場的流動性有望迎來重大增量。
但是納入監管的加密貨幣會不會與去中心化金融漸行漸遠,也是一個新的疑問。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