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60歲大爺鐘碧華到重慶榮昌幫表弟家的鋪蓋面館扯面,累到“表情失控”意外爆火出圈。節后,大爺在大足的自家鋪蓋面館成了網紅門店(詳見報道《對話當事人丨榮昌60歲扯面大爺講述“表情失控”背后故事,自家鋪蓋面館已成打卡點》)。5月8日,鐘大爺的兒媳玲玲告訴上游新聞(報料郵箱:[email protected])記者,鐘大爺爆火后,自家面館營業額較之前翻了3倍。據了解,當天下午,鐘大爺在成都做生意的兒子也緊急回到大足支援面館。
針對網友呼吁“大足文旅接住這波流量”一事,9日,大足區委宣傳部相關工作人員告訴上游新聞記者,目前正在協調聘請鐘碧華成為大足區民間美食推介官,希望通過扯面大爺將更多的大足特色美食、美景展示給全國網友。
自家面館營業額翻3倍兒子回家支援
“5月5日下午回到大足,就一直在忙,沒得時間休息。”在榮昌扯面扯到“表情失控”、喝水都手抖的“榮昌扯面大爺”鐘碧華回到大足后,依然忙碌。上游新聞記者了解到,有熱心粉絲從榮昌追到大足,只為吃一碗大爺親手扯的鋪蓋面。如今,大爺家的面館生意爆火,已成為大足的熱門打卡點,“榮昌扯面大爺”也成為現象級網紅,甚至沒空接電話。

扯面大爺在自家面館扯面。大足區委宣傳部供圖
“中午忙成了一鍋粥,我一直忙著出餐。一眼看去,店里黑壓壓全是人,過路都要請顧客讓一讓。門口也是人,等起的。”5月8日,鐘大爺的兒媳玲玲告訴上游新聞記者,父親爆火后,自家面館營業額較之前翻了3倍。鐘大爺最近每天早上5點起床,在面館忙到晚上9點半才回家,“累并快樂著。”
為了緩解鐘大爺的壓力,8日下午,鐘大爺在成都的兒子緊急回到大足支援面館。玲玲透露,她丈夫在成都做防爆燈批發生意,之前也做過面館,“我老公面還要扯得好些。”玲玲給記者發來一張丈夫此前扯面的照片。照片中,鐘先生身著廚師服裝,手中扯出一塊又薄又長的面塊,顯得很專業。
當地街道辦向面館增派志愿者
鐘大爺爆火后,他位于大足的面館生意火爆。除了前來吃面的食客,還有很多自媒體主播、達人到店打卡,很多媒體人也等著采訪鐘大爺。玲玲告訴上游新聞記者,如今面館存在接待不過來的情況。8日上午,大足區龍崗街道辦事處領導到店給予支持和幫助,“叫我們擺外面坐。”玲玲說,街道還委派了一名志愿者到場幫忙。

鐘大爺家的面館圍滿了人。受訪者供圖
“鐘大爺的店在我們街道辦轄區內。”9日,龍崗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陳女士對上游新聞記者表示,為了讓打卡鐘大爺面館的食客、游客有更好的體驗,8日開始,街道辦的確派了一個網格志愿者到店義務幫忙。“因為人多了,他忙不過來。店內店外的清潔衛生,(志愿者)幫忙做了下。”陳女士表示,這也是為了維持整個街道干凈整潔的形象,體現大足人民的熱情好客。
陳女士還透露,鐘大爺的面館位于大足老城區,這條街不僅有鐘大爺的黃二雞湯鋪蓋面,還有很多大足老字號特色美食,如丁家坡洋芋、老建行羊肉米線、勤老麻抄手等,可謂美食一條街。借著鐘大爺這波熱度,街道辦也通過視頻方式把這些開了三四十年的老店,集中展示了一下。“勾起了很多大足本地人的回憶,有些人表示從小吃到大。”陳女士說,也希望全國游客到大足打卡這些特色美食。
正在協調讓大爺成為美食推介官
隨著“榮昌扯面大爺”的爆火,希望“大足文旅要接住這波流量”的呼聲也越來越高。針對市民和廣大網友的呼聲,9日,上游新聞記者致電大足區文化和旅游發展委員會及大足區委宣傳部。

大足還有眾多特色美食。大足區委宣傳部供圖
“現在挺火的。”大足區文旅委相關工作人員開心地表示,“現在區里也想抓住這個熱點,要統籌規劃一下這件事。”記者注意到,8日,大足文旅委官方視頻號已發布“榮昌扯面大爺”相關視頻。視頻中,鐘大爺建議游客到大足石刻游玩,還推薦了丁家坡洋芋、大足雜醬面、德福街火鍋兔等大足特色美食。
“感謝對扯面大爺的關注!”大足區委宣傳部相關工作人員向上游新聞記者表示,正在做一個關于大足美食推介的聯動,“我們也正在協調,想讓大爺成為我們的民間美食推介官。”該工作人員稱,當地政府后續會更多與扯面大爺聯動,希望通過扯面大爺,把更多的大足特色美食及美景推介給全國網友。
上游新聞記者 李坐廷
編輯:朱亮責編:周尚斗,鄒渝 審核:馮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