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寫在前面】
4月21日,在畢節市納雍縣,一場溫馨的認親答謝宴吸引了廣大網友的目光。
上午11時許,走失19年的小楊梅在姐姐的陪同下走到父母身邊,尋女19年,開壞兩輛面包車的“棉花糖爸爸”陳生梨終于找到他的女兒!
在答謝宴現場,正安縣謙夢樂器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丁盛,一手提著一把尤克里里,激動且興奮。
“我一定要去現場親手將我們做的琴送給他們,除了代表我們全體員工的祝福,更是為了給我們自己的內心一個交代。”丁盛說。
賣琴與尋親,這兩個看似八竿子打不到一塊的事,究竟因何走一起?近日,記者走進正安縣謙夢樂器制造有限公司,探尋其中的聯系。

5月6日下午,在正安縣經開區謙夢樂器制造有限公司的包裝車間,幾名工人正熟練地打包著一把又一把即將發往全國各地的吉他。
與尋常打包包裹不同,這里的工人在包裝完吉他后,還在每一個快遞盒上都貼著一張醒目的尋人啟事——謙夢尤克里里助力尋親編號0004,尋找女兒黃雪……
從2024年12月至今,這樣的動作已重復了數萬次。
“這是我們幫助的第四個孩子,每發出一份快遞,便附上一張走失兒童的信息海報。”丁盛站在一旁告訴記者,每個孩子我們印刷5000份海報,截至目前,謙夢的這場特殊公益行動已經“接單”7名走失兒童的信息了。
其中,“棉花糖爸爸”就是他們的第一位幫助對象。
“去年楊妞花的事情在網上很火嘛,我也一直在關注,每次都發現許多尋親的人舉著牌子‘瘋狂’搶鏡頭,很受觸動。”丁盛表示,通過楊妞花事件,讓他開始關注起網絡尋親這個團體,深入了解后,他和妻子深受感動,決定為他們做點什么。
說干就干,丁盛通過抖音聯系上了“棉花糖爸爸”,表明來意后,拿到了孩子的尋親模板。
“當時我承諾的是免費幫他做5000份海報。”丁盛表示,拿到模板后,他就立即聯系了正安德恒傳媒進行海報制作。在這一步,一個令丁盛都沒想到的小插曲上演了。
在電話里,丁盛和廣告店老板聯系時談好了價格,8毛錢一張。但當丁盛將尋親模板通過微信發給老板后,廣告店老板鄒玲梅立馬“翻臉”了,“你這個是做好事,我啷個能賺這個錢呀?只要6分錢一張,做好了你來拿。”
電話里,鄒玲梅直接答應以成本價印刷海報讓丁盛內心感動不已,也讓他感受到,在這條愛心助力的路上,他不是一個人。
很快,隨著第一份印著“小楊梅”海報的快遞發出,丁盛他們的這場吉他與尋親的愛心接力正式拉開帷幕。

“我們的吉他銷售方式主要是通過直播,我們有40萬個粉絲,客戶分布全國各地。”丁盛表示,為了幫助更多的孩子,他還通過“棉花糖爸爸”進入了一個尋親團隊的微信群,“一個孩子的5000份用完后,我就通過群聯系下一個需要幫助的家庭。”
每一把吉他寄出,都可能點亮一個家庭的希望。在謙夢樂器的車間轉角里,包裝工李東會小心地將海報貼在包裝盒上。
“以前只覺得這是份工作,現在每貼一張,就多一份期待。”李東會告訴記者,最初,大家認為貼海報壓根沒什么用,畢竟都走丟19年了,結果半個月前說是成功找到了,看視頻時我們都感動得流淚,現在大家貼海報都特別認真。
談及到此,丁盛也隨聲附和,“對,現在大家狀態明顯感覺不一樣了,雖然‘小楊梅’不一定是通過我們的海報才找到的,但是我們參與了,就感到很有成就感。”
除了自身的成就感,在謙夢樂器買吉他的客戶也對丁盛他們這樣的做法十分認可,許多網友去他們家的評論區留言,還有些通過后臺聯系,也希望參與到這場愛心接力中。

從“直播賣琴”到“快遞尋人”,在正安,吉他不只是樂器,更成為連接商業與溫情的紐帶。記者了解到,如今,在丁盛夫婦的引領下,他們身邊的朋友也逐漸參與進來,有賣家電的,有賣化妝品的,他們正通過一張張海報照亮一個個孩子回家的路,讓世界聽見美好,看見美好。
【記者手記】
經濟效益與社會價值從不是單選題,當每一份訂單都化作善意的種子,鄉村振興便有了更動人的底色。
離開的時候,記者剛好遇見前來拉貨的卡車,一盒盒貼著尋親海報的吉他盒被轉運上車,陽光照耀下,黃色的盒子似乎泛著光。
我們都知道,這些即將啟程的包裹里,藏著比琴聲更動人的期待——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李政林
編輯 程佩佩
二審 李洋
三審 唐正平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