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躺下到醒來就像睡了個午覺,醫生說我心臟里有沒有血栓都看得清清楚楚!”69歲的房速消融術后患者龔大伯輕撫胸口,笑著分享他特殊的檢查經歷。5月7日上午,大伯在淺睡眠中完成了經食道心超檢查,這是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開展的首例無痛經食道心超技術。
破解“插管困局”,睡夢中完成檢查
8點19分,龔大伯口服利多卡因膠漿,檢查前準備工作開始。隨著超聲探頭無感置入,實時影像清晰確診:左、右心耳清晰可見,沒有血栓;瓣膜、心臟結構正常。
8點40分,超聲檢查結束,在內鏡中心護士長王勤燕的陪伴下,龔大伯安返復蘇室,十分鐘后蘇醒:“這就結束了?真的沒感覺!”
心臟超聲是現代心血管疾病診斷的“基石”之一。它用一束束聲波揭開了心臟的奧秘,幫助醫生精準揪出病變。傳統的經食道心超(TEE),需要將近一指粗的食管心超探頭,經由口咽插入食道直抵心臟附近,檢查過程中的疼痛與不適,常常讓患者望而卻步。
而無痛經食道心超通過咽喉表面麻醉聯合靜脈鎮靜技術,讓患者在淺睡眠狀態下完成檢查。超聲探頭精準抵達心臟后方的食道,360°旋轉掃查心臟結構,尤其擅長發現房顫血栓、先天性心臟病、瓣膜病變等經胸超聲心動圖不易觀察的病灶。無痛經食道心超具有靜脈鎮靜 咽喉表面麻醉雙保險,讓患者實現從“喉嚨掙扎”到“睡醒結束”的跨維度體驗,破解“插管困局”,告別檢查失敗和反復嘗試導致的檢查時間過長。
無痛經食道心超適合這些人群
超聲醫學科王蓓副主任醫師介紹,無痛經食道心超適合以下人群:反復檢查仍看不清心臟結構的“困難戶”;一碰喉嚨就干嘔的“敏感星人”;需房顫/先心病等精細診斷的患者;心臟瓣膜病、感染性心內膜炎需精細診斷的患者,以及因病情變化需要重復檢查的患者。
目前,無痛經食道心超在浙大邵逸夫醫院常規開放,就診流程為:檢查開單→檢查預約→完成術前檢查→麻醉評估→檢查前一晚10點開始禁食,檢查前4個小時禁水。
醫生提醒,這些情況需謹慎選擇:1.嚴重呼吸功能障礙者;2.先天性或獲得性上消化道疾病;3.嚴重心血管系統疾病,如重度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不穩定性心絞痛、重度高血壓、低血壓或休克狀態等;4.麻醉劑過敏;5.妊娠期及哺乳期婦女;6.卵圓孔未閉因需清醒行激發試驗,無法進行無痛經食道心超檢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