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孩子們觀看面塑表演
“五月五,過端午;賽龍舟、敲鑼鼓……”5月24日,在汽造社區“閑趣市集”社區文化活動現場,稚嫩童謠聲回蕩。糯米涼糕、非遺面塑、跳蚤市場……居民們沉浸在傳統端午節與現代集市相結合的活動中,切身感受傳統節日的魅力。
“這涼糕真好吃,有小時候的味道。”上午9時許,在社區奧林花園小區中心廣場,小區物業為居民們精心準備的糯米涼糕攤位前,早已排起長龍。籠屜掀開瞬間,氤氳霧氣裹著粽香漫過整個市集。現場,社區志愿者手把手教孩子們綁五彩繩:“這繩結要纏七圈,驅邪納福保平安。”
非遺體驗區人頭攢動,只見,面塑非遺傳承人十指翻飛,各色面團在揉、捏、搓等技法下,在指尖不停變換形態。轉瞬間,一塊塊五彩面團化作活靈活現的玉兔捧月、悟空舞棍等作品,令大家嘖嘖稱贊。“我要把這個‘粽子’貼在冰箱上,每天都能過端午!”7歲男孩陽陽高舉著剛捏好的艾草粽子面塑作品開心地說。陽光下,一片片仿真艾草粽葉的葉脈紋路泛著瑩潤光澤。
跳蚤市場里,“八成新繪本三塊錢!”“手作發卡換文具!”的吆喝聲此起彼伏。10多個攤位上,整齊排列著各類閑置的圖書、玩具和手工藝品,小“攤主”們正忙著給商品貼價格標簽。五年級的彤彤在“解憂雜貨鋪”前舉起記賬本,彩筆標注的收支明細顯示:開市半小時已成交13筆,58元收入將用于給養老院老人購置端午香囊。“這個機器貓玩偶我標價5元,但看到小妹妹真的很喜歡,最后3元成交啦!”她指著本子上的備注解釋說。
作為壓軸項目的套圈區人氣最旺,一個個塑料圈在空中劃出優美拋物線。6歲浩浩成功套得一個毛絨玩具后高舉戰利品歡呼,看著兒子開心的模樣,浩浩父親不禁笑道:“這孩子一口氣套了20個圈,堅持要為媽媽贏取端午禮物。”
望著孩子們歡欣雀躍的笑臉,居民張女士動情地說:“吃涼糕、編彩繩都是我們童年時的記憶。現在和孩子們一起通過身臨其境的游戲體驗,深入感受傳統節日的魅力,這樣的端午節有味道!”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