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濟南訊(記者尹訓銀)為深化青少年消費安全教育,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六一”國際兒童節與端午節來臨之際,山東省消費者協會聯合濟南市消費者協會、濟南市產品質量檢驗院、濟南市天橋區市場監管局、山東省蜂業協會、濟南市民間文藝家協會、濟南市非遺保護協會、濟南市剪紙協會,于5月28日下午在天橋區明珠小學舉辦了“護童消費安 端午文化傳”消費教育暨傳統文化進校園志愿服務活動。

同學們給志愿者佩戴紅領巾。尹訓銀/攝
在消費教育講堂環節,學生們通過觀看《兒童玩具比較試驗》短視頻,學習如何辨別偽劣產品,正確選購玩具。市質檢院工作人員聚焦學生文具安全,詳細講解彩泥、油畫棒、橡皮擦等常見文具潛在的安全隱患,幫助學生掌握安全消費知識,樹立安全消費觀念,培養良好消費習慣。活動特別設置《我眼中的消費安全》主題畫展,學生們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用畫筆呈現出對消費安全和消費維權知識的理解。這些充滿童趣的畫作不僅生動詮釋了學生們對消費知識的理解,更架起消協組織與青少年群體之間的溝通橋梁。
在傳承端午文化的“活課堂”中,傳統文化體驗區為同學們開啟了一場生動的非遺之旅。民間文藝家協會老師手把手指導學生編織寓意平安的五彩繩,承續傳統節俗文化;蜂業協會老師帶領大家將天然蜂蜜融入手工皂制作,傳遞綠色生態理念;糖畫藝人以銅勺為筆、糖漿為墨,手腕輕轉間,生肖瑞獸躍然眼前;刻瓷藝人在瓷盤上精雕細琢,方寸之間盡顯匠心;封泥作印、布藝縫制、剪紙生花、灑金沙書等技藝展臺前,學生們專注的目光追隨著匠人巧手,在親身體驗中領略匠人精神,感悟文化傳承的深厚內涵。
山東省消協和濟南市消協分別向學校贈送《兒童及學生用品選購指導手冊》等書籍200余冊。濟南市非遺保護協會捐贈《濟南非遺大典》,為傳統文化教育注入優質資源,助力非遺文化在校園中傳承與發揚。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