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保險是由單位和個人共同繳費的,其中單位繳費比例為2%,個人繳費比例為1%。一般情況下累計參加使用保險滿12個月的參保人,在面臨失業的情況下,完成相應失業登記后就可以領取失業保險金了。那么失業保險領取最長期限是多久?一起來了解一下。
失業保險領取最長期限是多久?
失業保險領取也是有期限的,并不是失業了就可以一直領取失業保險金。失業保險金的領取期限和用戶的累計參保時間有關的。累計繳費時間滿1年不足5年的,最長能夠領取12個月的失業保險金;累計繳費時間滿5年不足10年的,最長能夠領取18個月的失業保險金;累計繳費時間10年以上的,最長能夠領取24個月的失業保險金。
即便是已經累計參保失業保險在10年以上,遇到了失業的情況,最長也只能領取24個月的失業保險金。值得一提的是,若是在失業期間找到了工作,那么之后的失業保險金是會直接停發的,否則是會影響新單位為員工從參加社保繳費的。畢竟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是不能進行社保繳費的。
失業保險金的領取是需要符合一定條件的,具體如下:
【1】需要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的;
【3】已經辦理了失業登記且有求職需求的。
以上就是關于失業保險領取期限的有關內容介紹,希望能夠有所幫助。
以上就是幫企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全部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