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9月2日消息,據央視財經報道,上海新一輪“禁塑令”于昨日正式落地。
此次主要針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次性餐具、杯具,旨在將所有難以回收、污染環境的“偽環保”一次性餐具徹底清出市場。
餐飲等行業使用的替代品必須滿足 “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 的標準,其中 “可循環、易回收” 被放在重要位置。
其中,使用了紙 聚乙烯淋膜或聚乳酸涂層等技術的一次性用品,在餐飲、外賣、商超等場景被重點限制,違者最高面臨10萬元罰款。
對屢教不改的嚴重行為,可并處停業整頓,違規記錄還將直接進入企業的公共信用檔案,可能影響企業在美團、餓了么等平臺的店鋪評分,甚至波及銀行貸款和政府項目參與資格。
央視記者走訪多家商超,發現一次性紙杯是使用“聚乙烯淋膜”數量最多的產品之一。
由于回收時紙膜難以分離,且聚乙烯淋膜本身不可降解,導致其無法作為廢紙回收利用,只能被焚燒或填埋,本質上是“偽環保”產品。
專家介紹,“偽環保”產品不僅會污染回收體系,還會產生微塑料,危害環境和人體健康。
此外,偽環保產品因外觀與普通紙制品相似,回收時會增加末端處理難度,需要額外的人工和成本。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