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晚,伴隨著新學期的鐘聲,2025年《開學第一課》如期與全國青少年見面。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以“銘記與奮斗”為主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節目邀請英雄連隊指導員、紀念館館長、抗戰親歷者后代等講述抗戰故事,通過回顧十四年浴血奮戰的艱辛歷程,弘揚偉大抗戰精神,激勵廣大青少年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據央視新聞9月1日報道)
2025年《開學第一課》的動人之處,在于它跳出了傳統說教,以可知可感的細節實現情感共鳴和精神共振。走進“平型關大戰突擊連”“白刃格斗英雄連”“劉老莊連”英雄連隊,感受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錚錚鐵骨;循著新安旅行團的足跡,重溫少年英雄用“旅行”方式抗日救國的傳奇故事;走進延安這座光明之城,聆聽《黃河大合唱》如何在時代的怒吼中誕生;從八一式馬步槍到翱翔藍天的殲-10戰斗機,見證人民軍隊裝備發展的輝煌歷程;緬懷楊靖宇、左權等抗戰英烈,也銘記南京大屠殺中每一個不能忘卻的名字……一封家書、一面戰旗、一首旋律,這些細節的背后,是民族曾承受的深重苦難,是無數先烈用血肉筑起的精神長城。沉浸式的講述、場景化的再現,讓偉大抗戰精神穿越時空,無聲而深刻地滋養著青少年的成長。
青少年的成長,需要精神坐標。十四年浴血奮戰,淬煉出永恒的抗戰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這血與火熔鑄的精神,正是青少年前行路上最堅實的基石。《開學第一課》把這一精神坐標根植于青少年心中,讓年輕一代理解:“銘記”,是為了更堅定地走向遠方;“奮斗”,就是把信念轉化為腳踏實地的行動,讓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更加光明。
歷史是未來的根基,銘記是為了更好地出發。特殊的“開學第一課”,恰似一場跨越八十年的精神接力。當年,先烈們肩負救亡圖存的使命,用生命與鮮血換來了民族獨立;如今,青少年接過民族復興的接力棒,以奮斗書寫國家與民族的明天。《開學第一課》節目中每一個故事、每一段講述,會在青少年心中慢慢生長,并融入他們的精神底色。
一堂課的時間有限,卻能點亮無數年輕的心靈。愿《開學第一課》播下的種子,能在年輕的心田生根發芽,讓抗戰精神成為他們前行路上深沉而持久的力量,激勵他們不斷書寫屬于這一代人的“奮斗答卷”,讓那簇不滅的薪火,一代代傳遞下去。(蔡曉輝)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