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按月領取退休金,是很多人退休后的生活保障,辦理退休手續并且累計繳納15年社保之后,即可從退休的第二個月開始領取退休金,在領取的過程中,若是發現退休金停發了,大都是出現了以下幾種情況。
退休金停發的原因是什么?
【1】沒有完成社會保險待遇資格認證,這個認證時間一般是一年一次,各地區社保部門對于認證時間的安排存在不同的做法,完成認證之后退休金會補發的。
【2】老人去世:老人去世養老金在次月就會停止發放,但是家屬會一次性獲得喪葬費和撫恤金。
【3】沒有激活:在換社保卡領取養老金后,沒有及時激活社保卡的金融功能,導致養老金無法正常到賬。
【4】不符合認領條件:退休人員在被判刑、被宣告失蹤等情況后,養老金就會暫停發放。
【5】出國定居:未進行信息登記備案也會暫停領取養老金。
【6】負債未還:發放的退休金大部分會先用來還債,只有很少一部分用來維持最低生活需求。
【7】弄虛作假違規辦理退休手續:會立即停止發放基本養老金,并限期收回或從其以后應領取的基本養老金中逐步扣除已經冒領的金額。
退休金停發怎么處理?
先搞清楚退休金停發的原因,再處理好即可恢復正常領取。退休金停發之后,自己不清楚原因的可以去當地的辦事處或者是社保局咨詢,若是你的退休金是發到銀行卡里面的,那么銀行卡狀態異常也會導致退休金無法正常到賬。
以上就是幫企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全部內容,更多基金財經內容,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