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以來,土拍市場延續復蘇勢頭,熱點不斷——前有南京爆出“7年來最貴地王”;后有北京一地塊吸引42家房企競價,獲評“北京史上最熱”。不過,仍有部分城市的土地拍賣普遍以底價成交。
在房企銷售回暖的支撐下,部分核心城市的土拍市場開始升溫,不少上市房企日前發聲將積極獲取優質資源。業內人士表示,土拍市場回暖能否持續,地產行業在銷售端的表現至關重要,短期內,優勢地區的優質項目有望保持較高熱度。
土拍市場在分化中回暖
3月23日北京市土拍大戰堪稱火爆,朱辛莊0028地塊吸引了42家房企參戰,成為北京土地市場有史以來企業參與最多的地塊,被業內評價為“北京史上最熱”。最終,朱辛莊0028地塊毫無懸念地觸發價格上限,直接進入現場搖號程序,幸運的上海大華集團以2.38%的中簽率成功摘地。
同在3月23日,南昌市2023年度首輪集中供地也報佳音,當日出讓的6宗地塊中有2宗觸頂成交。競爭最為激烈的西湖區朝陽中央公園地塊,同樣吸引了超40家房企參與,起拍兩分鐘即觸發熔斷,成交樓面價7895元/平方米,溢價率15%。
北京朱辛莊地塊、南昌朝陽中央公園地塊的火熱競拍,并非土拍市場的全貌。同樣是3月23日,廣州舉行的2023年首批首場集中供地就表現清淡,由地方城投以底價成交2宗宅地。本場土拍掛出了地理位置優越的天河智慧城地塊,業內原本報有“開門紅”的期望。
2023年開年以來的土拍市場,就是這樣在城市間、板塊間的分化中逐漸升溫。
從整體市場規模來看,土拍市場同比、環比降幅縮窄的趨勢是明確的。中指研究院統計,2023年1~2月,TOP100企業拿地總額1207.6億元,拿地規模同比下降16.2%,降幅較上月收窄13.2個百分點,降幅明顯收窄。TOP100企業招拍掛權益拿地總額占全國300城土地出讓金的比例為58.6%,具有一定代表性。
2023年以來,已經進行過土地出讓的一二線城市包括:北京、杭州、蘇州、南京、成都、鄭州、天津、寧波、溫州等。這些城市中,不少都出現了地塊競拍至地價上限的情況。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介紹,在這些城市中,寧波、杭州、北京以地價上限成交占比超過五成,蘇州、南京占比在三成左右,鄭州、溫州、昆明土拍普遍底價成交。“整體來看,觸頂搖號地塊普遍發生在核心城市或成熟板塊,城市間、板塊間土拍分化現象仍較為明顯”。
惠譽博華工商企業部高級分析師王興萍表示,北京、蘇州、杭州、南京為代表的城市土拍表現有所轉暖,一方面是供地面積減少同時地塊質量提升;另一方面,春節以后這些城市在新房市場銷售回暖較快,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房企投資信心。
供地提質節奏優化
土地供應質量的提升,是今年土拍市場政策端的一大顯著變化,也可能是今年的大趨勢。
根據中指研究院統計,2023年多地繼續加大核心區土地供應力度,北京、成都核心區占比分別提升至五成以上,長沙核心區占比高達96.2%,提升幅度為24.7個百分點。中指研究院認為,推出核心區優質地塊,一方面是在新房銷售市場分化加劇的情況下,地方政府穩定土拍市場情緒的重要舉措;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更大力度精準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
“北京史上最熱地塊”朱辛莊0028地塊就是土地供應提質的成功例子。中指研究院高級分析師張曉飛介紹,該地塊規模小、利潤高、資金少、流速快、難度低,其上限樓面價為3.55萬元/平方米,而該區域樓市政府指導價格為6.2萬元/平方米,最終房地價差2.65萬元/平方米,利潤空間充足。
另一宗關注度頗高土地拍賣——南京“7年來最貴地王”NO.2023G03地塊也有這一特點。該地塊僅用時53秒、12輪競價便觸頂最高限價,4.32萬元/平方米的樓面價是南京市2016年以來最高。公開資料顯示,該地塊所在的南京河西南青奧濱江地塊新房參考均價在6.54萬元/平方米左右,是目前南京河西南板塊新房“天花板”。
供地提質之外,2023年土拍政策的另一個顯著變化,是集中供地政策的優化完善。
去年12月,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規范住宅用地供應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在今年逐步見效。通知中主要提到三點:一、凡商品住房去化周期長、土地流拍率高、市場需求明顯不足的城市,應當控制商品住宅供地規模;二、每次公開詳細清單對應的擬出讓時間段原則上不少于3個月;三、在公開的擬出讓時間段可以一次或多次發布出讓公告。
廣州首輪土地集中供應就體現了“集中掛牌、分散出讓”的特點。前文提及的廣州土拍,僅為2023年首批集中供地的第一場,后續還有四場在4月3日、13日、20日、21日分別開拍。王興萍向記者表示,實施多批次供地能夠降低房企單批次競拍的資金壓力,并能夠預留充分的投資與決策緩沖時間,這對當前土拍市場是一種呵護。
政策呵護之外,新房市場銷售回暖則是支持土地市場復蘇的核心因素。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后續土地市場能否持續回暖仍然要取決于行業整體復蘇情況,尤其是銷售表現。
中指研究院統計,2月份,TOP100房企單月銷售額環比上升35.1%,同比上升28.5%,實現雙增長。3月以來,重點城市新房成交規模整體環比回落,但成交規模持續保持在較高水平,3月第三周(3月13日至19日)重點50城商品住宅成交面積同比增長47%。
龍湖集團副總裁張旭忠表示,重點城市2月份的到訪量、成交量都在逐步提升,龍湖2月份單月的全口徑銷售174億元,同比增長86%,環比增長61%,“這些數字還是比較提振士氣的”。
招商蛇口總經理蔣鐵峰也表示,今年1~2月項目銷售增長很快,不過進入3月份,由于需求短期的集中釋放,指標有一定下滑,“但這是一個很正常的現象”。他指出,“歷史上2月份很少有非常高的銷售額,今年的2月份銷售尤其高。”
優勢地區
短期或保持高熱度
展望后續土拍市場,整體回暖與局部分化仍是主導土拍市場的主旋律,優勢地區、優質項目的土拍熱度有保證。
上市房企在近期財報季的密集表態也可以佐證這一趨勢——上市房企普遍在獲取優質資源上態度積極,紛紛瞄準自身優勢地區的優質項目。值得一提的是,民營房企拿地積極性也明顯提升。
蔣鐵峰介紹,今年招商蛇口的拿地策略是聚焦在有市場需求的地方,也就是產業基礎、人口流入、發展空間比較大的城市,投資方向是尋找五好項目,即城市好、政策面好、項目好、團隊好、區域好。
萬科A首席運營官劉肖也表示,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萬科會以更加積極的態度去捕捉新的項目機會, “萬科仍將堅持投‘特別好’的項目”。一是客戶基礎比較好的片區;二是有把握做好產品和服務的片區;三是經營回報好,財務指標達標的機會。劉肖透露,今年的萬科特別重視股東IRR(內部收益率)。
陳文靜指出,房企所聚焦的高能級城市主要取決于城市基本面,并不局限在一二線城市,部分優勢三四線城市也在列,特別是長三角、珠三角地區的部分三四線城市。“基本面較好體現在宏觀經濟體量較大,產業經濟活力突出,對人口有較強吸引力,人口總量和增量優勢明顯,居民購買力較好等”。
部分民營房企今年的拿地積極性也明顯回升,為土拍市場增加了新的活力。不過王興萍提示,目前出手的民營房企大多是區域深耕型企業,投資態度謹慎、風格相對保守,且注重地塊盈利空間,民企整體尚未呈現大規模投資拿地情況。
前文所述的南京高熱地塊即由民企偉星房產競得。杭州民企濱江集團在2月出資26億元,拿下杭州大本營的3宗地塊,公司表示,2023年將在銷售好、資金回籠快的區域新增土地儲備。張旭忠也表示,龍湖集團會堅持按照20個主力城市和14個機會城市布局,并聚焦在這些城市的核心區域。
從短期來看,未來1到2個月,熱點城市土拍安排不斷,優勢地區的優質項目土拍有望保持較高熱度。
陳文靜介紹,3月底到4月,22城中上海、成都、杭州、合肥、深圳、寧波均有地塊計劃出讓。這些城市在銷售市場情緒有所修復、土拍規則持續優化下,企業投資信心有所增強,且待供應土地中不乏核心區域的優質地塊。而在其他基本面較好的城市,核心地段的地塊仍有放量空間。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