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一般是根據職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月平均工資來確定的,同時不同城市每年也會公布社保繳費基數的上下限范圍,在這個范圍內按照職工月平均工資來確定繳費基數。那么社會保險繳費基數高好還是低好?一起來了解一下。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高好還是低好?
社會保險繳費基數自然是高一些比較好,主要有兩種情況,具體如下:
【1】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決定了社保的繳費金額,繳費基數越高意味著社保的繳費金額越高,是會直接影響到退休后養老金待遇的,同時也會影響到醫療保險的繳費。養老金=基礎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其中個人賬戶養老金來自退休時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這個余額又來自于養老保險的繳費。基礎養老金=〔退休時本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1 本人平均工資指數)〕÷2×本人全部繳費年限(工齡)×1%。
【2】說明職工工資上調了。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根據職工的月平均工資來確定的,社會保險繳費基數上調了意味著職工的平均工資增加,也是職工工資上調的一種表現形式。
總之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是越高越好的,繳費基數高,說明社保的繳費金額就會高,有助于提高參保人的保險待遇。
以上就是幫企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全部內容,更多基金財經內容,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