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持續上攻,券商也進入豐收季節。
公開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A股42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營業收入2518.66億元、凈利潤1040.1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1.37%和65.08%。
券商業績高增,離不開自營盤的貢獻。按上述統計口徑,上半年,上市券商自營收入總計達到1123.54億元,增幅超過五成,占比達到四成以上,成為業績主要增長點。
根據半年報披露,截至上半年末,券商重倉股中,江蘇銀行(600919.SH)涉及規模最大,華泰證券持有該公司9.23億股,持股比例5.03%。為第四大股東,按6月底股價計算,持股市值超百億元。永安期貨(600927.SH)、中信建投(601066.SH)也深受券商青睞,分別被財通證券、中信證券持有4.39億股、3.83億股。
從券商自營持股風格來看,非銀、電子、生物醫藥等行業最受喜愛。除了股票,券商自營資產還包括債券、基金等金融產品。有上市券商內部人士說:“自營表現和行情關系密切,一般行情好的時候,(券商自營)股的頭寸會更多?!?/p>
中信證券上半年自營收入超百億
按照“投資凈收益 公允價值變動凈收益-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計算,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合計實現自營收入1123.54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3.53%。
中信證券是上半年唯一一家自營收入超百億的券商,達到190.52億元,該公司當期營收330.39億元,自營的貢獻率占到57%左右。自營收入排名二、三位的是國泰海通、中國銀河,上半年該項收入分別為93.52億元、73.99億元。另有5家券商上半年自營收入也超過50億元,分別為申萬宏源、中金公司、華泰證券、國信證券、廣發證券。
整體來看,上半年,共有25家上市券商自營收入超10億元,占到上市券商總數的近六成。
從自營收入增幅看,一批大中型券商表現突出。其中,長江證券自營收入14.79億元,同比大增668.35%;國聯民生、華西證券自營收入20.97億元、5.87億元,增幅分別為458.78%和245.07%。此外,浙商證券同期的自營收入,也同比增長146.38%,達到14.16 億元。
上半年自營收入增幅超六成的,還有國泰海通、東方證券、國金證券、中金公司等多家。
與之相對,部分券商自營收入出現下滑。財通證券上半年增利不增收,自營收入也出現下滑。 中報顯示,上半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9.59億元,同比下降2.19%;凈利潤10.83億元,同比增長16.85%,其中證券自營業務實現收入2.42億元,同比下降39.73%,是主營業務中收入降幅最大的。
券商重倉股名單揭曉
中報披露收官,券商最新重倉股及持股變動情況也隨之揭曉。
據Wind數據,從個股持倉規模來看,截至6月底,江蘇銀行、永安期貨、中信建投成為券商前三大重倉股,持倉數量分別達到9.23億股、4.39億股和3.83億股,持倉市值分別為110.26億元、65.07億元和92.08億元。
緊隨其后的中國石化(600028.SH)、上海萊士(002252.SZ)、譽衡藥業(002437.SZ),也是券商重倉對象。截至6月底,國信證券持有中國石化2.35億股,持倉市值達13.28億元,為第十大股東;中信證券持有上海萊士1.25億股,持倉市值8.58億元,為第八大股東;國泰海通持有譽衡藥業1.09億股,持倉市值3.1億元,為第二大股東。
持股變動上,二季度,國信證券減持中國石化約76.09萬股,中信證券減持上海萊士58.42萬股。
同期,券商還大量持有東吳證券、內蒙華電、節能風電、恒逸石化等個股,持倉市值均超過4億元。
券商重倉股的調倉動向也備受關注。上述統計顯示,二季度,四川成渝(601107.SH)、宏創控股(002379.SZ)、云天化(600096.SH)等個股獲券商大幅加倉,單季持股數量分別增加了989萬股、575.76萬股和500萬股。
其中,3月底,國聯民生證券持有四川成渝653.56萬股,成為該公司新進前十大股東,位列第五;到了6月底,國聯民生的持股數量增至1642.56萬股,持倉數量增加989萬股,增幅高達151.33%。宏創控股、云天化則分別在二季度獲中金公司、國投證券加倉。
此外,二季度,內蒙華電(600863.SH)、伊之密(300415.SZ)、華達科技(603358.SH)等,均是券商大幅加倉的個股,持倉數量增加均超300萬股。
部分個股的前十大股東名單中,出現多家券商的身影。截至上半年末,內蒙華電的第四大、第五大股東分別為東方證券和東興證券,持股數量分別為7912.45萬股、5654.98萬股。其中,東興證券是該公司新進前十大股東,東方證券則在2024年一季度躋身前十大股東。
與之相對應,二季度亦有個股被券商大幅減倉,皇氏集團、上海機電、東北證券是被減倉數量最多的3只個股。
部分風險股遭大幅減倉
一些遭遇監管處罰的個股,券商股東紛紛斬倉離場。
公開披露顯示,一季度末,東方證券持有皇氏集團(002329.SZ)4102.92萬股,至6月底持股數量僅剩2702.92萬股,減少1400萬股,降幅超34%,是該公司第二大股東。
皇氏集團此前一直備受券商青睞。2022年至今,聯儲證券、銀河證券、東方證券相繼出現在該公司前十大股東名單中,高峰時期,前十大股東中券商一度占據4席,不乏中信證券等龍頭。
披露顯示,2021年二季度,聯儲證券成為皇氏集團新進前十大股東,位列第三,至當年6月底持股數量3349.98萬股,持股比例4%;2022年三季度,中信證券、廣發證券也進入該公司前十大股東之列,持股數量分別達到400.4萬股、352.4萬股,持股比例0.48%和0.42%,位列第七、第八大股東。
不過,在2022年四季度,中信證券、廣發證券退出了該公司前十大股東行列。2023年三季度開始,聯儲證券也逐漸減倉,并在去年二季度退出該公司前十大股東。
今年3月底,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皇氏集團被證監會立案調查,6月中旬再領證監局罰單。最終,該公司及5名相關責任人合計被罰款1050萬元。
另據記者梳理,今年二季度,遭遇券商大幅減倉的個股還有新鋼股份(600782.SH)、盈方微(000670.SZ)、平煤股份(601666.SH)等,單季的券商持倉數量均減少逾200萬股。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