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正式落地。記者從上海多家銀行網點了解到,首日各大行已完成貼息申請與執行準備,消費者可直接通過系統享受利息補貼,無需額外報銷,單戶最高可獲3000元貼息,部分貸款利率由此甚至降至3%以下。
事實上,上半年銀行業績披露已顯示出消費貸業務的分化趨勢:國有大行在投放規模上依舊領先,股份行態度相對謹慎,而部分區域性銀行則面臨更高風險壓力。隨著財政貼息的落地,業內普遍預期個人消費信貸將迎來新一輪增長機遇,銀行間的分化趨勢或加劇,資產質量仍是行業關注的重點。
系統自動識別消費,貼息操作便捷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個人消費貸款申請貼息后,客戶需使用貸款放款賬戶進行實際消費,以便銀行系統自動識別交易信息并開展貼息。多數銀行已通過手機銀行或線下網點完成流程優化。
以工商銀行為例,其手機銀行APP設有“消費貸貼息”入口,客戶可在線閱讀《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服務協議》,通過短信驗證后完成貼息申請。興業銀行在其手機銀行的“我要貸款”菜單中特別設立了“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專區”,用戶不僅可申請貼息,還可查詢進度,并獲取政策解讀及常見問題說明。農業銀行APP則在首頁推出“雙貼息專區”,方便用戶申請。
浦發銀行、招商銀行等多家銀行在還款計劃中明確標注貼息金額,讓客戶能清晰看到貼息前后的利息差額。以浦發銀行為例,記者嘗試申請5萬元消費貸,年利率3.1%,期限1年。經過財政貼息1%后,利率降至2.1%,每月利息由129.17元降至87.5元,全年可節省利息約500元。
多家銀行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如果系統無法自動識別消費交易,客戶可保留消費發票,向貸款經辦行申請人工審核,審核通過后即可獲得貼息。
補充協議與信息授權是關鍵環節
記者走訪中發現,簽署貼息補充協議是多家銀行申請流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環。例如,華夏銀行手機銀行顯示的《個人信息(敏感信息)處理授權書(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專用)》用于授權銀行通過內部系統核實客戶消費交易記錄,匯總符合政策的消費金額,并辦理貼息業務。
多家銀行提示,補充協議僅針對貼息操作,不簽署并不影響客戶正常貸款申請和使用。簽署后,客戶可在手機銀行或小程序自助查詢貼息金額,部分銀行還會通過短信告知客戶貼息額度,確保貼息政策落到實處。
一位大行網點信貸經理表示,資質優秀的客戶可申請利率僅為3%出頭的消費貸款,經財政貼息后利率可降至2%出頭。該經理同時建議,客戶通過放款賬戶消費并保留發票,以便系統無法識別時進行人工審核,確保貼息權益落實。
消費貸市場整體穩健,行業分化明顯
財政貼息政策落地,進一步降低了消費者的貸款成本,為銀行消費貸業務帶來新動能?;仡櫳习肽辏y行個人消費貸款市場延續穩健擴張勢頭,但行業間分化趨勢亦在加劇。
Wind數據顯示,36家披露完整數據的上市銀行截至6月末個人消費貸款余額合計突破5.49萬億元,同比增長10.24%。在整體向好之下,行業內部分化明顯:國有大行積極擴張,股份行普遍縮量,部分區域性銀行在快速增長的同時,面臨不良貸款上升壓力。
國有大行在政策利好與監管引導下表現突出,持續鞏固市場領先地位。建設銀行截至6月末個人消費貸款余額達6141.94億元,同比增長28.32%,在增量和余額上均居首位。農業銀行累計投放超過5500億元,同比增速約23%,保持穩健擴張。
中國銀行非房消費貸款余額達3700億元,同比增長16%,主要面向高凈值及信用穩定客戶。工商銀行個人消費貸款同比增長超10%,并計劃下半年進一步加大投放力度,同時通過提前鎖定貼息利率確保市場份額穩定。
與國有大行形成鮮明對比,多家股份制銀行消費貸業務出現萎縮。平安銀行、中信銀行、浙商銀行消費貸余額分別下降6.2%、7.3%、16.2%。
城商行中,杭州銀行、青島銀行、廈門銀行投放額度出現較大程度下滑,分別下降10.82%、18.52%、10.22%。農商行中,張家港行、紫金銀行等下滑幅度較大,消費貸額度分別下滑14.55%、23.50%至63.39億元、121.24億元。
風險仍需關注
業務擴張伴隨的風險仍不可忽視。數據顯示,重慶銀行、西安銀行、蘭州銀行等城商行消費貸增速均超50%,但不良貸款余額同步攀升。其中,重慶銀行不良率雖從1.42%降至0.74%,但不良貸款余額增加6.25億元。
工商銀行消費貸不良率升至2.51%,同比激增0.86個百分點,不良貸款余額突破4000億元。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不良率也分別升至1.55%和1.09%。利率方面,上半年消費貸經歷年初下降后,自3月起回升20至30個基點。工商銀行6月末新發放消費貸加權平均利率約3.4%;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的新發利率區間維持在3.3%至3.5%。
廣發證券在研報中分析,基于18家國有大行、股份行2024年貸款增量數據測算,中性假設下消費貸、經營貸兩項貸款年度增量約3萬億元,同比多增約6000億元,財政貼息約180億元。
“其中,國有行為消費貸、經營貸增量主力,客群覆蓋面廣,預計政策利好下6家國有行消費貸、經營貸年度增量分別為8787億元、16532億元,同比多增1464億元、661億元;股份行消費貸、經營貸增速處于低位,預計政策利好下零售信貸增速有望回升,12家股份行消費貸、經營貸年度增量分別為2331億元、2683億元,同比多增1736億元、2073億元?!睆V發證券在研報中進一步稱。
招證銀行首席分析師王先爽則表示,上市銀行零售風險仍值得關注。2025年二季度末,上市銀行平均對公貸款不良率較2024年末下降6.6BP(基點),制造業、廣義基建、批發零售貸款不良率改善明顯,但零售貸款不良率進一步上行16.26BP,其中國有行上行16.83BP,零售風險暴露壓力較大。逾期率上升至1.68%,重組貸款率0.61%,顯示零售貸款風險仍在累積。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