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數字中國,發展數字經濟是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動力。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大力發展數字經濟。但對不少企業來說,數字化轉型依然困難重重,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原院長、教授、博導毛基業提到,企業都在講數字化轉型,但真正動手下決心轉型,且取得成效的,僅有20%左右。
3月17日,2023百望云數字商業創新峰會在北京召開,毛基業做了《中國企業數字化轉型策略與路徑》的演講,上述數據正出自于此。在毛基業看來,國內企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的最大挑戰就是企業家缺乏認知,而最根本的應對方法就是底層人的轉型、人的變化、人的認知和提升。
數字化轉型關系著企業的降本增效,以及長期發展、創新業務模式的新動能。在毛基業看來,企業數字化轉型,需要的是全方位的組織變革,“這兩年我們最深刻的觀察就是,一切轉型的困難都聚焦在不會轉、不敢轉以及不能轉這三點,而根本的問題就是認知不到位”。
毛基業表示,一把手對數字化轉型的認識可以看做是企業轉型的天花板,因此數字化轉型的起點就要從組織學習開始。如果生產關系不改變,數字技術就無法發揮潛力。團隊只有有了新的認知,才能確定新的業務藍圖,進而實現流程的再造。
稅務的變革可以被視為觀察企業數字化轉型的一個切入點。毛基業舉例稱,大量中小微企業沒有能力做自己流程的數字化,百望云這樣的企業正能為其他企業賦能,把財務管理、企業管理等業務放到云上,讓企業都能夠用云服務重構流程,進而為上下游之間的生態產業賦能。
據了解,百望云是面向產業互聯網的SaaS服務商,致力于以數據驅動業務創新,為政府、企業及公共組織提供票據合規管控、智慧財稅服務、數字化財務供應鏈、數據科技服務等數字化解決方案和服務。
百望云聯合創始人、CEO楊正道表示,風起云涌的數字化科技迎面而來的時候,無論是財務還是金融以及其他行業,面臨的都將是一場革命。“數字經濟如此重要,如果我們能在數字科技、數字資產、管理交易實現全流程數字化,進而形成數字商業網絡,以數據進行驅動,那么每個企業都可以變成一個數據公司,從而為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核心的動力。”
(文章來源:北京商報)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