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9月2日訊(本網記者 林先昌)“截至目前,全省現有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100多家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70多家。”2日,這是記者從“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 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奮勇爭先”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四場)上了解到的。
專精特新企業是福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生力軍。省工信廳圍繞梯度培育、政策引導、賦能提升和產融合作四個方面,系統推進、精準施策,取得積極成效。
突出梯度培育。深入實施優質中小企業培育工程,出臺專精特新企業培育提升方案,推動更多優質中小企業涌現。“十四五”以來,全省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58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19家,比“十三五”分別增加2757家、206家;同時,福建還培育了16個國家級、60個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覆蓋44個縣域,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支撐和活力。截至目前,全省現有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100多家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70多家。
突出政策引導。推動省政府出臺支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十條措施、促進基金服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深入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促進專精特新企業分層培育、擴面提質。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將專精特新“小巨人”獎補標準從50萬元提高到100萬元;設立目標規模20億元的省級專精特新母基金,鼓勵社會資金投創新、投硬科技;設立3期280億元專項資金貸款,省級財政給予年化1%貼息補助,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助力企業發展。
突出賦能提升。開展科技成果賦智、質量標準品牌賦值、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等“三賦”活動,實施“千員萬企”數字化診斷行動,為1.1萬多家企業提供數字化解決方案,帶動全省11萬家中小企業“上云用數賦智”。
突出產融合作。搭建金融機構與企業(項目)對接交流平臺,組織開展產融對接活動500多場次,服務企業2萬多家次,成功對接超3000億元。與6家金融機構開展戰略合作,推出專精特新企業專屬金融產品和服務方案。建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市后備庫并跟蹤輔導,目前共有42家專精特新企業在境內上市。支持區域性股權市場“專精特新”專板建設,引導近600家中小企業入板培育,積極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