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維護消費者權益,守護消費安全。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為新消費時代保駕護航。
時隔五年,“一嗨租車”用戶杜先生突遭平臺“秋后算賬”——其賬戶被自動扣款1100元,具體為2020年一筆租車訂單中產生的200元違章罰款及900元違約金。杜先生告訴央廣網·啄木鳥消費者投訴平臺,“一嗨租車”不僅扣款前未通過短信、郵件等方式發送違章通知,扣款后也未能出示有效憑證。在杜先生發帖質疑后,款項雖被退回,但違約金計算邏輯、五年間為何未提醒、平臺代扣權限合法性等關鍵問題仍待解。
用戶時隔五年被扣1100元
發帖反映問題后款項又退回
杜先生告訴央廣網記者,2020年1月份,他通過“信用免押”的方式在“一嗨租車”租賃了一輛7座SUV,訂單金額為4308元。用車結束后,他稱將車輛歸還至“一嗨租車”平臺網點,但之后并未收到任何有關違章的提醒短信或電話。
杜先生租車訂單截圖(受訪者提供 央廣網發)
2025年5月6日,杜先生的網絡支付賬戶收到一筆免密交易提醒,顯示“一嗨租車”從其賬戶中扣款1100元。之后,杜先生聯系“一嗨租車”客服,被告知這筆扣款是2020年1月份租車后產生的200元違章罰款和900元的違約金。
“這個違章具體信息是什么?比如,在哪里發生的?是什么類型的違章?發生違章之后,平臺有沒有通過各種方式聯系我?扣款1100元之前有沒有再次聯系我?為什么我都沒有收到,平臺能不能舉證,提供相關材料?”電話中,杜先生向“一嗨租車”的客服提出疑問,但對方關于上述問題并未給予正面回應,同時也未提供相關的違章記錄或處罰決定書。
2025年5月6日,杜先生被扣1100元(受訪者提供 央廣網發)
事后,杜先生認為“一嗨租車”平臺在扣款事件中的處理存在諸多疑問,因此在5月6日,將上述情況以帖文的形式發布到了網絡上,引發不少網友關注。5月8日上午,杜先生收到了“一嗨租車”的退款,共計1100元。
用戶查詢違章無處理記錄?
多個疑問待解
“如果是我違章了,那我應該承擔這筆費用。但違約金是怎么計算出來的?為什么五年后才扣款?平臺是否有權限代扣代繳?扣完又為什么把錢全退了回來?”雖然收到了款項,也得到了“一嗨租車”平臺的致歉,但杜先生認為平臺應該針對上述問題作出解釋。
5月8日,記者下載“一嗨租車”客戶端,該客戶端違章規則中寫明:全國交警實時更新違章記錄,我司在查詢到違章后,將以短信、郵件形式通知用戶。具體處理層面,用戶可登錄交管12123客戶端,搜索“租賃車違法處理”功能,手機端完成違章處理。此外,記者在“一嗨租車”客戶端看到,該客戶端中有“違章查詢”功能,進入該功能顯示有三個選項,分別為待處理、自行處理記錄以及其他處理記錄。由于記者以新用戶身份注冊,上述頁面中均無處理記錄。
關于違章規則中提到用戶可在交管12123客戶端查詢,杜先生稱自己并未主動查詢。他認為自己無法了解當時租賃的車輛是否辦理了營運手續,“如果是私家車性質,我是沒辦法查的。”而即便車輛產生違章行為,也應該是“一嗨租車”平臺提醒用戶,再由用戶繳納罰款。
5月8日,杜先生在客戶端無法看到違章處理記錄(受訪者提供 央廣網發)
從2020年至今,杜先生堅稱沒有收到“一嗨租車”的短信、電話及郵件提醒。此外,杜先生回憶說,在最初扣款的5月6日,他登錄“一嗨租車”客戶端時,發現頁面上確有顯示未處理的違章提醒:“只有一個很小的提示,顯示有一個200元的違章未處理,沒有其他再多的信息了。”
然而,讓杜先生感到不解的是,5月8日當他再次登錄“一嗨租車”客戶端時,頁面上已經沒有相關的違章提醒了。“我想點進去看,也看不到,不知道平臺是使用什么方法把這個違章記錄刪除了。”杜先生提供的相關截圖顯示,“違章查詢”功能中的頁面,均為沒有處理記錄。這讓杜先生感到疑惑,這個違章究竟是否存在?
8日中午,記者針對杜先生的多個疑問,致電“一嗨租車”客服熱線,工作人員答復記者并非當事用戶,所以無法回應相關問題。此后,“一嗨租車”平臺工作人員聯系記者,稱針對杜先生所述情況,平臺目前還在了解當中,具體情況后續會向記者反饋。
記者:白德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