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半年報披露完畢,2025年中報分紅情況浮出水面。
根據wind數據,A股市場共有超800家上市公司推出分紅方案,擬定分紅金額超6300億元。其中超過500億元的為中國移動、工商銀行
等公司,建設銀行
、農業銀行
、中國石油等公司分紅額超400億元。
相比上年同期704家公司推出總規模超5800億元的分紅方案,今年A股上市公司中期分紅的覆蓋面、分紅金額等指標均進一步提升,再創歷史新高。
ETF層面,中證紅利ETF(515080)將于本月迎來三季度分紅評估。根據公告,中證紅利ETF上市以來已經累計分紅13次,每十份累計分紅金額3.5元。過去五年,中證紅利ETF年度分紅比例分別為4.53%、4.14%、4.19%、4.78%、4.66%。
二級市場方面,隨著紅利與成長蹊蹺板效應,中證紅利指數
最新40日收益差進一步走低。截至8月29日,中證紅利全收益指數相對萬得全A指數40日收益差為-14.28%,迭創年內新低。或意味中證紅利當前跑輸Wind全A比較多,可以更多關注階段性布局時機。
申萬宏源認為,截至2025年二季度,以滬深300
作為基準,主動權益基金依舊顯著低配紅利資產,資金外流風險可控。與此同時,2025年上半年新增保費收入3.73萬億(同比 5.3% ),在預定利率跟隨實際無風險利率動態調降的機制下,保險大概率會繼續成為居民資產入市的關鍵渠道。按五大上市國有保險公司2024財報,以“總保費收入-保險服務費用(賠付 虧損合同損益)-業務及管理費用”擬合新增可投資資金,在邊際加倉比例與2025Q1存量權益比例持平為21.4%的保守假設下,對應2025年6687.6億增量資金,構成紅利板塊最堅實的流動性支撐。
溫馨提示: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