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實際外國直接投資(FDI)持續兩位數下降的大背景下,上海吸引外資不乏挑戰。不過,在積極應對挑戰中不難看到實際使用外資結構的升級、調整。
根據上海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5年前7個月,上海新設外商投資企業3624家,同比去年增長3.1%;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99.33億美元,同比去年下降11.1%。
分行業看,上海實際使用外資規模最大的行業逆勢呈現兩位數高增長—實際使用外資金額排名第一的行業為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為48.72億美元,增速為65.8%。
第一財經梳理近兩年的數據發現,租賃和商務服務業自2024年成為使用外資規模最大的行業后,保持兩位數高增長。其中,2025年1-6月,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增長47.7%;2024年,該行業實際使用外資達71.83億美元,增長55.8%。
2023年,上海實際使用外資金額排名前三的行業分別為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分別為53.59億美元、46.1億美元和46.02億美元,增速分別為6%、-23.5%和-21.1%。當年,規模位列第二的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尚處于負增長階段。
單項數據的增減與前一年的基數高低不無關聯。近年來這一行業為何能持續高增長?
上海市外商投資協會會長黃峰對第一財經表示,相關數據的增長主要受益于上海總部經濟的發展,隨著越來越多跨國公司在上海設立地區總部,這些投資性的企業向上海及中國其他地區的投資金額都計入于此。
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詹宇波也告訴第一財經,這項數據的高增長與外資總部陸續落地有關。近年來,上海持續保持中國內地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中心最集中的城市地位。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上海新設外資企業近2500家,實際使用外資超過76億美元。總部經濟加快集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外資研發中心累計分別達到1042家和605家。
7月11日,上海舉行第41批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頒證暨外商投資集中簽約儀式,現場新認定的30家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15家外資研發中心獲頒證書。
為了加快發展總部經濟,鼓勵跨國公司進一步集聚功能、提升能級,升級設立地區總部和研發中心等高能級項目,上海根據《上海市鼓勵跨國公司設立地區總部的規定》《上海市鼓勵設立和發展外資研發中心的規定》和《上海市支持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提升能級的若干措施》,專門設立了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發展資金。
近日,上海市商務委、市財政局印發修訂后的《上海市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發展資金管理辦法》,明確提出早期扶持資助、能級提升獎勵、功能獎勵、創新平臺獎勵、增資獎勵等五項支持標準。
其中,對于地區總部或事業部總部項目,實繳注冊資本不低于3000萬美元,員工數不少于10名,且經母公司授權其負責管理的境內外企業不少于1家的,給予500萬元早期扶持資助;全球研發中心項目,專職研發人員不少于50名,給予500萬元早期扶持資助。
另外,對于跨國公司亞洲區、亞太區或更大區域的地區總部或事業部總部項目,新增研發創新、財資管理、采購分銷功能,設立開放式創新平臺項目,以及通過增資形式投資符合上海市產業發展導向的鼓勵類項目等,均將在一定條件下提供相應獎勵。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